这本书一开篇,就抓住了我——“莉迪亚为什么死了?”他杀?谋杀?各种答案一闪而过,而我也迅速地进入极限的阅读速度,因为我也太想知道莉迪亚为什么死了。
就在读者急切地阅读时,作者却用极缓的速度叙述了这个略显复杂的家庭。父亲是位华裔,母亲是美国人,他们有三个孩子,其他两个孩子具有更多的东方人特质,只有莉迪亚有蓝色的眼睛、黄色的头发,在这个较为封闭的地区里,他们一家显得如此与众不同。有时与众不同是一种赞扬,这是彰显个性的最好时机,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别人一样;但有时与众不同却如坐针毡,詹姆斯——孩子的父亲,这位华裔,对这个词却敏感到了极点,东方人的面孔,让他到哪都是焦点,在哪都显得与众不同,他太想挣脱这样的束缚,太想与大家一样。物极必反,他没有朋友,一个都没有。他的妻子嫁给了他,连带着也与众不同了。
所以,当莉迪亚出生时,父母对给予了她更多的关爱,关心她有没有朋友,关心她物理学得怎样,希望她能成为医生,希望她有着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家庭里,
莉迪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哥哥与妹妹似乎被冷落在一旁。这样的爱,父母给予时,充满着热切的希望,热切得让人窒息。当有一天,莉迪亚终于无法承受这一切时,她选择了在一个深夜去了河边。第二天,人们发现她死去了。
作者是位华裔,而由她来写一个华裔家庭的故事,似乎也更有说服力。作为移民,肤色、面孔、文化,甚至心理,无不激烈地与周边发生碰撞,在这碰撞中,或成长或反抗或自生自灭,有无奈,也有挣扎。作者写得很微妙。在慢慢铺陈开的叙述中,读者越急,作者越缓,急与缓之中,显示了作者的写作才华。她可以这样把一个故事写得这么投入,这么不紧不慢,又这样的耐看。作者的语言功底细密,善于把事物层层抛开,如果是性急的写作者,不可能布展得如此厚重,如此深入。
这本书的架构总让我想起《穆斯林葬礼》,都是由当下回返到过去,当下与过去两条主线交叉相映,互为推进故事的演进,像相向而行的两条路,最终汇合在终点。这样的叙述之前需要极为精细的构思,既要巧妙,又要合理。这本书作者写了六年,六年足以把一个故事写得如此丰满。
如果换作我来写这样一个故事,可能只能写到一万多字,因为我会忽略太多的细节太多的可能展开故事的情节,作者就如拿了一个放大镜,细细观察每个部分,观察得细致入微,又把这一切用文字呈观出来,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才如此厚实,如此密不透风。在这本书里,在作者叙述的从林里,作为读者,一直都在感受文字的力量。
虽然这是一个悲痛的故事,却又难掩作者写作的善意,直到最后,莉迪亚进入河中,她都写得极为温柔和小心,生怕触碰了那最感伤的部分,又极力保持一种相对的平静。
父母对孩子的爱最为无私的,这种不要回馈的给予,在父母一方是心甘情愿的付出,而在孩子一方,有时却变成了负累,不能承受之重。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故事。爱也能让人如此惊惶,如此透不过气,爱也可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