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种好奇,别人眼里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我又是以什么样的存在展示在这个世界上的。
有一段体验让我明白:内心的自己,跟别人看到的自己不太一样。
我一直觉得自己热情亲切,善良乐于助人,没有攻击性,跟同学处得不错。
可是在大学时,我第一次听说别人在背后说我自私,虚伪。我很受伤,觉得这群人并没有看到真实的我,不足以成为我的朋友,我便开始能独处便独处,绝不选择跟她们一起,也正是在那个孤独,纠结,消沉的时期,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
我痛苦过,觉得自己的真心为什么没有换回别人的认可,太不值得。
我怀疑过,我可能真的就是自私虚伪的人,只是装出自己的优点讨好大家。
我快要不知道哪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因为我并不承认自己是自私虚伪的。
以上,已经是4年前的心境,回忆起来,觉得那个自己快要精神分裂了吧。
然而,幸好已经逃离。
------------------------------------------------------------------------
越来越有一种感悟:
我为什么慢慢失去自己,不敢做出选择?
这应该也是从童年开始的性格。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是太好,光靠爸爸一个人挣钱,妈妈在家干家务活以及农活,而我是家里最花钱的一个。在这样的家庭里,妈妈十分节俭,而问妈妈要钱交学杂费是最难的。每次都要大哭一顿才能解决。
爸爸唯一打我的那一次我也还记得。应该是在小学时期,因为我讨厌背妈妈给我买的牛仔布书包,像男生背的一样丑死了。我一直都不好意思背去上学。然后我好像用压岁钱买了一个好看的书包,被爸爸知道后很生气,他打我的屁股,幸好我提前把书包藏起来了,也坚决不要拿出来,要不然肯定被爸爸弄坏了。我至今都还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因为我擅自买了个书包,爸爸如此生气。
中考时,如果考上市里第二好的草堂高中,读镇上的高中就能免费。而我还差6分,与优惠待遇失之交臂。为此,我跟妈妈也大吵了一架,甚至我也“离家出走”了两个星期,到好几个同学以及亲戚家轮流做客。
每每因为钱的事,我真的感觉到无奈伤心窒息,发誓长大以后再也不要受这样的气。
虽然也抱怨过命运,但是抱怨归抱怨,我心里很清楚爸爸真的十分爱我,妈妈脾气坏归坏,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我也学会了乖,知道要替家里节约用钱。记得刚进高一时,体育老师规定课上必须要穿运动装。妈妈陪我去挑衣服时,看到颜色好看的衣服,我自然喜欢但是价格贵很多,我口头上会说,运动衣无所谓,随便选一套就行,然后我选了一套深蓝色的,挺便宜的。
跟同学一起去买衣服也是,基本都买打折的,因为便宜,样式当然也不咋样。
高考后填志愿表时,不问问自己究竟爱好什么专业,而是选个学费比较便宜的就很好了。。。。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沦陷,不再关注,或者是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即使知道也要压抑在心底。
我知道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再为自己而活。
我为什么要如此在乎别人的看法?
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眼里,让所有人觉得我好,我才觉得自己好呢?
记得小时候,好几次暑假都去外婆家里帮忙摘花生。
我在家里就是讨厌干家务活的人。可是在外婆家,舅妈夸我能干,骂妹妹好懒,而我也越是要表现出好姐姐的风范,拼命的摘花生,想休息了还不好意思休息。
长大后开始逃离,放假也不怎么喜欢去舅舅家玩。
因为大家都觉得我很好,我也想要大家觉得我好,我就要拼命去维系他们眼中的好,装出乖乖女的样子,好累。
因为我感知到了自己装得好累的真实想法,所以我才会逃离。
有个网友的俏皮说法我比较赞同:书读得多了,人就学会造反了。
我也开始跟自己造反了。我很清楚我向往独立洒脱自由,而我失去自我感受的做法,不就是让我离我的追求越来越远了吗?
在乎别人的看法,我认为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自我。别人觉得我好,我就觉得自己好,别人若是说我很坏,我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好吗?我想,即使自己有若干很差劲的毛病,首先也要接收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而不是自我嫌弃。好坏都是自己,连自己都放弃的人,又如何活出自我呢?
童年的种种已经过去,我已长大,可以为自己做选择。
2016,我要学会更加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
不为讨好而做“好人”,不为迎合而压抑自己的攻击性,不为别人的眼光而忽略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