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级IP》续&新物种
每个人都有一个阅读习惯,这个阅读习惯无关于你阅读之前的涵养,也无关于你阅读之后的收获,只是基于你对每一本书的理解习惯和顺序不同。我作为一个百无一用之人,不算喜欢读书,却有着非读不可的理由,我喜欢先阅读一本书的目录,因为我觉得只有目录是作者传达出来的成体系化的东西,而书籍中剩下的内容全都是碎片化的。我需要从目录里拿到那根线,然后再去取珍珠。
看到这本书的目录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舒服,是的,或许有些人认为我不该使用这个词语,但是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觉得最适合形容我感受的词语。因为很少有一本书通过目录能够让我同时感受到书籍要表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多数书籍是作者纯“世界观”或纯“方法论”的输出,要么虚无缥缈,要么通用性差,而这本书我感觉都还刚刚好。
看到内容的时候我为及时的看到这本书感觉到庆幸,因为正好适用我现在的情况。
我现在所在的公司也在做小众产品,而我作为一个曾经做中端大众消费品近6年的人很多的想法是受限的。当一个推广方案产生之前,我惯性的第一着重考虑大众观感,是的,我忽略了目标人群——推广理念——推广方案的产生顺序,因为之前人群涵盖所有消费者人群,或许是我还没有做出最好的调整。
因为做大众久了,或多或少对“小众”是有排斥的,因为小众相对来说对目标群体有更高的细分要求,同时对流量获取需要更多的思维投入。“小众才是大众,越小越大,小中见大是社群化生存的重要特征”这句话不是我第一次听说和感受,最早是雷军的小米。因为我算是小米崛起的见证者之一,当然是消费者角度,因为我是“米Ⅰ”的试用者。毫无疑问小米的“小众”营销做的很棒,从小众向大众的无缝转化也是让当时刚刚做品牌的我嗔目结舌。但是震惊和佩服是一回事,而学习和利用是另一回事,直到现在,我也只能说我对”小众营销“掌握的很糟糕,不是说方法技巧,而是思维,这本书恰好给我思维的转变添加了新的动力。
下面是阅读的干货记录:
1. 千篇一律难以差异化,不能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就不是有价值的流量。
2. 真实的达人持续生产内容,流量效率来自好口碑,人是渠道。
3. 视频+红人+有趣+易转发=口碑——新链接有流量红利,也有人格红利;新内容有平台红利,也有入口红利。
4. 特定平台成就 IP,IP的内容膨胀需求与自扩张属性却始终超越单一平台。
5. 小众才是大众,越小越大,小中见大是社群化生存的重要特征。
6. IP存在的理由是内容的持续经营,每一个差异化具象的动作都是真实的内容建设。反差越大,越能成就IP的独一无二。
7. 超级IP定义: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
8. 超级IP的关键词:内容、原创、人格、流量、商业化。
9. 差异化的人格持续生产有价值的内容,吸引足够的拥护者裂变转发与分享,运用低成本甚至负成本的势能连接跨平台全渠道分发,并且富有效率的变现。
10. 新网红作为超级IP的表征,对互联网商业提出的挑战和思考:①网红力成为明星定价的核心标准。②虚拟网红打败实体偶像。③VR技术革新IP内容和表达方式。④新网红会融合各种内容化的人格流量和变现矩阵。⑤社交网络运营人格ID的重要性日益突出。⑥任何企业都必须有完整的独立内容生产能力,品牌故事的讲述,且必须持续运营生产高质量内容。⑦思考低成本流量的重要性,须以分布式人格流量为切入点。⑧建立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格化定义标签。⑨集中资源和方法引爆,并持续构建势能。
11. “中间消费市场已逐渐陷落,你不用关注中间消费者,只需要讨好一群特别喜好的怪咖,就可以依靠这群狂热者来撼动市场。”——《怪咖时代》
12. Blue Bottle 成功之路(咖啡+电商+联合办公)
① 定目标人群(要求高质量口味特别的咖啡小众)
② 专卖店手工,原材料精选,优质
③ 出售原材料、器具、书籍等衍生品
④ 增加共享办公功能空间
13.决定是否城成为超级IP的要素,是有没有人格化的内容表达体系,是有没有这样一种深层次创造流量、形成新连接机会的内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