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2023年1月22日,农历癸卯兔年 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 过年 ”。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新春伊始,过大年要早起,预示着新的一年,会带来好运气,庄稼获得好收成,财运亨通。
除夕夜守岁到零点钟声敲响,方才睡下。清晨,被弟弟的闹钟叫醒,不能睡懒觉,鲤鱼打挺般起床、梳妆打扮。
母亲已经帮父亲穿好衣服,准备早饭,猪肉韭菜水饺、牛肉白菜水饺、茴香鸡蛋素水饺,配上小凉菜、醋等蘸料,香喷喷地过年早饭上桌啦。
01 拜年
家乡春节习俗初一清晨,燃放各种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吃水饺,早饭后,准备各种干果、水果和茶水,在客厅等候拜年的客人。
在城市中,拜年大多以鞠躬、作揖形式。在家乡,春节到长辈家拜年,行跪叩大礼,谁家拜年人多,则说明这家人丁兴旺。
每家只有夫妻和男孩去拜年,未出嫁的女娃不出门拜年,据说未出嫁的女孩不能单独代表一个家庭,所以不用行拜年之礼,只有成家女性,才与丈夫共同拜年。
孩子与父母共同给长辈拜年,长辈需要给孩子压岁钱,在农村多给几百元,条件好的家庭,也有给千元压岁钱。
拜年后,在长辈家聊几句家常,吃点干果、糖果、品茶水,稍坐后离开,去其他人家拜年,一般家族旺盛的,需要一上午才能拜结束拜年。
拜年正值隆冬,气候寒冷,出门要穿厚衣服,身体也比较笨重,所以拜年也是个体力活。
02 男人做饭
在家乡,春节中午饭是由家庭中男人做饭,来慰劳家中女性长年操持家务的辛苦,也是一种夫妻关系互动的表现。
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初一午饭,父亲便亲自下厨,蒸米饭配炖大锅菜,大锅菜主要食材由熟猪肉切片、大白菜、海带、红薯粉条炸制而成的丸子、豆腐、香菇等,旺火凉锅下油、放入花椒、大料、葱姜蒜爆香,放入上述食材炒制断生后,放入适量水,炖制而成。
额外再配上凉菜——猪肺、猪肝、当地的肉焖子、粉肠和母亲精心腌制的咸菜或者凉拌菜,一桌丰盛的午饭准备完毕,我们已经馋的口水直流,直等父母招呼开饭。
如今,弟弟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父亲,家父也已退居二线,母亲依然奋斗在家务一线,为大家准备春节午饭。
午饭依然是米饭,但配菜已经伴随年代更迭,变成酱牛肉、炖鸡、炖排骨、油焖大虾......,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这是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直接表现。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感恩[图片上传失败...(image-15b814-1674388660301)]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华)家
愿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吉祥如意!
这是我的家乡初一年俗,您的家乡年俗有哪些呢?欢迎您留言或私信交流。
特别感动您花时间看到这里,如果您也喜欢写文字,欢迎您私信交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