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闲聊: 在线培训为啥效果令人担忧
线上培训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本质时什么 - 学员视角支撑
学员的学习环和认知过程
在线授课的关键原则
疫情之下,优秀的人和事似乎都被放大了,如 上海传染病专家 张文宏,平时功底很厚,在防疫领域做的很扎实,目前在网上那是被全民热捧。但也能看到非常多平时就做的不到位的事儿更是被无限放大,大到无处躲避。不得不感叹一下,疫情就像是照妖镜(好想哪里不爽照哪里…),基本功是否扎实,照一照基本就能现原形。
今天,我们来聊聊想让线上培训能达到预期效果,会面对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据我的经验,解决了这些主要问题,培训质量至少能评80分,剩下20分如何做,请期待一下后续的文章。
最近很多公司和学校不得不改线下培训为线上培训,效果自然是不用说,大多都很惨。总的来说惨的里面存在两种情况:
- 一种是同样的培训在线下本就做的不够扎实,放线上就好似罩了一个照妖镜,很多问题都显现出来了;
- 另一种是把线上培训当成网红直播一样,是个课就往线上放,只要我肚子里有货,期待着把货推出去了,听课的学员好像就都能理解似得;
以上两种情况都只能得到一种培训结果:听天由命!其形式基本与播新闻是类似的,但是写新闻的编辑可是学过传播学的,一听就知道短短的新闻要让观众感兴绝对不简单。但让学员连着看一天,甚至几天的新闻,我想还是会比较难受的。
线上培训会遇到的问题
最近和不少朋友和客户都在讨论线上培训怎么做,大家对线上培训的效果多多少少都持有怀疑的态度,但基本都是主观感觉或一些外在可见现象的担心,很难能说出效果不好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很多效果差的培训基本都会存在以下的问题:
● 对培训有不切实际期望
这几年我在IT领域做人才赋能,包括初,中级人员软件开发能力培养,高级人员的软件架构设计,以及敏捷,DevOps等相关理念和实践的培训。大部分培训的参与者和组织方都认为通过2天,甚至1天的培训,学员应该学会… 能在工作中…等,我通常会直接告诉对方,短短几天的在线培训不能让学员会什么,其实原因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忆下自己参加过的培训,有哪一项技能是你在培训中学会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 :1. 时间太短,练习量不够; 2.脱离真实场景,精心设计的培训,距离在实际中应用还存在一段爬坡上坎,掉坑里的过程。
● 学员学习时不专心,同时做了其它事儿
这里面存在很多中情况,学员不专心不一定是学员的态度问题,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授课过程无法吸引他,或者是在处理紧急工作。更重要的是我们很难隔着屏幕发现他是否在认真跟课。
● 学员听了很多道理,眼睛会了,手不会
这个是很多培训的通病,几百页的PPT,都可以写成书了。纸上谈兵终觉浅,没有给学员充足的练习机会,即时再丰富,前沿的内容,也很难帮助学员落地。虽然我相信很多培训是能给学员启发的,甚至醍醐灌顶的观点,但依然是一件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事儿。
● 老师讲了很多自己体系化内容,但不知道学员是否理解
这个也是一个我可以举出无数案例的问题,我不否认老师的知识体系很棒,但往往在培训的时候很自然的就带上了专家的帽子,再加上对着屏幕讲,基本就进入了录音模式。现实中我把这叫做自嗨,自己感觉讲的行云流水,学员连问题都还提不出来…
● 学员不敢提问
这是对于大多数学员都存在的问题,怕犯错,怕出丑,但是一旦发现大家都和自己一样存在困惑,便也就不会不敢了。
● 老师问的问题 = 没有问问题
很多培训中,老师的提问完全遵循以下的套路: 大家有没有问题?大家理解了吗?…. 这种提问本身属于封闭式问题,用对了场景还是不错的,但我观察到的是一天的培训,每个主题完了,就会照此问一下。而且现场大多数情况是无人应答,很快就进入下一个主题。
● 老师抛出了很多新概念,感觉自己更晕了
一些培训中,老师为了讲明白一个概念,用了更多学员不知道的名词,此时学员基本是问题都不知道改如何提。当然有时遇到比较较真的学员,会直接站起来说:“老师你能给我说说这个概念是什么吗? 刚你讲了那么久,我完全听不懂”。这种尴尬的场面一旦出现,这次的培训很可能就废了。
● 从众效应,导致学员隐瞒真实反馈
线简单介绍下”阿希从众实验“:6个志愿者,5个托儿。画有一条线的卡片,让志愿者判断它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的哪一条等长。这5有个托儿故意异口同声的说出错误答案,于是许多志愿者开始迷惑,最后的结果是,75%的志愿者被带偏,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错误判断。应该能差到我想表达什么了吧? 当老师说:“听懂了的同学请举手”,只要有一部分人快速举手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举手了(假设一个培训班的人数在30人左右)
问题的本质
从上面的问题和现象来分析,排除第一个仅仅只需要勇气来面对。其它的问题从本质上来看基本可以归为:
老师缺乏学员视角
学员注意力难以管理
学员与老师双向反馈缺失或延迟
学员练得太少,听得太多
从这几个问题的本质出发,我们再来看看线上培训会遇到的问题其实与线下培训是一样的,但是信息传递的信道改变了,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都没法面对面及时沟通互动,所以也加大了注意力管理和反馈获取的难度。再给出解决办法之前,我们先一起看看学员是如何学习的?
学员是如何学习的?
从上图的学习环来看,学员无论学习什么知识,都会有一个兴趣或动力推着他开始学习;接着便会开始找各种资料书籍;然后按自己的理解去加工处理这些知识,初步消化;再接着思考总结,形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概念或得出结论;最后就是跃跃欲试的想付诸实践和尝试。
下图,针对学员学习过程的五个关键节点,我们都应该设计对应的教学步骤,在培训中帮助学员尽可能多的完成学习的闭环,建立起未来在实际场景中去落地的台阶。(其中推动实践发生,更多指培训中的学员练习)
基于如上的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假设?只要学员能流畅的完成一个个学习环,那么就能够理解培训课中所传达的知识或实践,并能获得后续自己去持续学习和尝试的基础。答案是不一定,但是从单个环的角度出发,是没问题的。因为一旦设计多个环,就会涉及到学员连续性学习设计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去构建“流”式的学习/练习过程(期待下后续的文章吧)。
在线授课的关键原则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点已经告诉大家了,如果理解了问题,知道了做在线培训所面临的未知是什么,办法应该会有很多,我在这里给一个我最喜欢的方式,很简单几个字:练习驱动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让学员通过做中学的方式,逐步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脑中有画面感的概念/实践/技能,并持续通过练习来呗强化和增量的拓展。
针对咱们要解决的培训问题的本质,希望以下我总结的原则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在线培训适用9原则
- 经过考验的工具:多人视频软件(通话质量,多个房间,桌面分享(屏上做标记),录屏),多人协作软件(实施画图,写字),keynoye/ppt(展示提前准备的内容,简单图形画图)
- 创造学习阻力:让学员经历躺坑 → 独立思考/理解-> 解决问题 → 实验-> 总结 的过程,自己的出结论
- 小步教学,控制变量单一:当教授/学员练习某一知识时,确保不会有其它新的概念和知识出现在这个过程中
- 场景迁移:演示一个场景,让学员练习另外一个场景
- 防止自嗨行为:与学员能学什么相比,自己要讲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
- 创造学员即时反馈:不要灌输,要时刻知道学员学的如何,有什么问题,才能针对性的进行适应性教学
- 防止从众效应:设置阶段性的 具体的问题,真实反应学员状态
- 实时评估: 评估不一定需要试卷,精心设计的问题和小调查,都是评估当前学员学习情况的好办法,不要蒙着眼睛教学
-
速度分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量和速度需要区分:
- 专用工具 技术 概念和原则 - 此层知识的迭代速度很快,帮助学员理解, 能上手应用即可;
- 技能和态度 - 此层变化速度较慢,一般是一些底层的基本能力,帮助学员锻炼肌肉记忆 ,形成条件反射 ;
- 基础结构(文化,核心价值观&人格特质)- 此层基本不变,主要是设计一个人底层的 思考框架 认知方法 做事风格,很难通过短期培训获得,需要考虑大环境的影响;
最后
爱因斯坦如是说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能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室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当然我的观点,可能离科学的真正进步还差很远,但也期望能促进行业的进步,知识消费的时代,随处可见的知识平台都正在变成各种知识搜索引擎,泛泛而谈的知识培训,只能是广撒网,难以深入。我期望它们能够让学员具备开始实践的属性,帮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给方法,聊细节,并推动学员持续学习和落地。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分享非IT技术类的观点,文章的9个原则,每一个都可以展开来说,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我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