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潮一出来,我就跃跃欲试,但是一直未能安心下来设计,于是这个单子推到下个单元,这个学期移到下个学期。这个学期我决定不问结果,动起来再说,于是开始把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当做“小白鼠”试一试水。
通过单元导读,我们大致设计出考核标准,依据考核标准,接下来就是学习重难点的突破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缩写故事”,这两点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却又有着相同的目标要求。基于这两点素养导向,我罗列了一些列的学习支架,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一些目标性强、操作简易、富有趣味、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活动。
我带着学生们先学习了语文园地三交流平台的内容,在这里,文章总结出了几个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按照传统顺序,这里应该是作为一个单元的总结,但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起来呢。
第一点就是将自己带入文章的角色来讲故事。我们顺便梳理了一下三种人称,就进入到《猎人海力布》。
经过预习,我请同学说说这篇文章可以问成几个部分。有的说四部分,有的说三部分,也有的说两部分。无论几部分,我让孩子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说四部分的孩子说:救白蛇——得宝石——劝搬家——变石头。说三部分的孩子说:救白蛇,得宝石——知灾难,劝搬家——说真相,变石头。说两部分的孩子说:善有善报得到宝石——后悔不已哭石头。你看,语文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而这一番讨论,课堂开始活跃了。
趁热打铁,我清大家“变身”海力布,说说“你”是怎么得到那块宝石的。不一会儿,大多数孩子能把故事梗概说清楚,但是很少有能说到自己动作、语言、心理变化的。于是我让大家聚焦“他(海力布)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这句话,让大家至少用上五个动词来写这个场景。
第一个孩子:海力布拿起箭,瞄准了老鹰,冷静地一松手,箭射中了老鹰。
第二个孩子:海力布从背后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眯着眼睛对准了老鹰射去。
我说:“看我!”然后左腿向前一迈,后退跪下去,做了一个射箭的动作,问他,“还能加上什么动词吗?”
他一边笑,一边说:“海力布迅速蹲下身子,使出吃奶的劲,把箭射了出去。”
“只听‘嗖’的一声,箭射中了老鹰!”我补充。全班都笑了。
马上,我让大家再次默读并思考,试试海力布的视角讲述整个故事。汇报环节,请上来的同学把故事说得比较完整,同学提意见的时候有个孩子说:没有把海力布的情绪表达出来。我顺势请他来表演。我随机地补充一些旁白内容,引导他把故事讲得生动一些。也许是见我也放得开,很夸张,他越表演越投入,甚至和其他同学们互动上了。
救下的小白蛇竟是龙王的女儿,我提示:心情!他马上大呼:啊!真是好心有好报啊!台下大笑。
听到鸟儿们说今晚有山洪,我提示:此刻他多么揪心啊!他立马捶胸顿足:我要救我的乡亲们啊!你们等着我,我就回来!台下又一阵大笑。
海力布怎么解释乡亲们都不信,我一指其他同学们。说:你瞧瞧,这些愚昧的家伙,还在笑话你,不如你别救了,自己逃命吧!他焦急地说:不!我不能放弃我的亲人们!求求你们了!我发誓我没骗人,唉,我还是告诉你们真相吧……真相说完他一动不动,台下笑倒了一片。
《猎人海力布》是一篇感人的,歌颂舍己为人精神的民间故事。上着上着课堂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是有些心慌的。课后一问,几乎每个同学都能联系文章内容做好猎人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分析。好像也没有太脱轨。
这节课留下的作业是:给自己一个身份,化身海力布的某位乡亲,说说海力布回来之后发生的事。
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个作业已经二次创作并批改了,效果怎么样,期待下一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