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失足后用奔跑来救赎自我——《奔跑的查理》书评

1.记得进大学后,去放映厅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阿甘正传》。

阿甘这个从小站都站不稳,要靠支架固定的孩子,却在一次被同伴欺负,被孩子们扔石头的时候,突然跑了起来。

阿甘从不被接受到后来生命里出现了一个个奇迹,最后母亲离世,爱人离开,他有一次选择了跑步,他一直跑,在整个美国跑着,然后路上被一大波追随者跟上,全部人一起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对于阿甘而言,这一场不停的奔跑,是他进行心灵沉淀之旅。他的智商不高,却傻人有傻福,好人有好报。奔跑,在这里的意义,应该是他释放面对母亲离去和爱人离去的方式。

跑步,这一项运动,一直是许多人喜欢的运动,只要穿上一双运动鞋,做好热身运动后,就可以开跑了。

有一年,我进行考研复习,一整天的学习,大脑发昏,一般我会选择在八点左右,到操场跑步,由一开始的四圈跑到九圈。每次跑完,身上的压力似乎都消失了。

人们爱好跑步的理由,也许和我一样。跑起来,压力都被抛到身后。

2.

最近读到了 世界著名长跑英雄查理·恩格的故事《奔跑的查理》。一开始看到书名,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狂热跑步爱好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开书阅读,才发现,是作者在持续做了十年瘾君子的情况下,坚持长跑,戒掉了毒瘾,写出了一本以跑步和救赎为主题的励志成长小说。

《奔跑的查理》如实地记录了作者的长跑生涯及心路历程:从长跑到超长跑马拉松,然后到穿越撒哈拉沙漠;从沉迷于酒精和毒瘾的沉沦,到在长跑中得到救赎的清醒,真正走出了过去的黑暗。

年轻时候的查理,在一次自驾游的途中,被一个坐在旁边的孩子,引诱成了瘾君子。

他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价格。当时,查理并不能预期,这个不想暴露无知的逞强的举动,开启了接下来十年的云里雾里的生活——沉迷于可卡因、酒精、朋友、氛围的生活。

像很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同龄人一样,查理认为这是一种无风险的放松娱乐,尽管价格有些贵,但查理总会和朋友凑够一百美元,买可卡因。

十年间,沉迷以及坐牢的日子,是不堪的,是不耻的。

查理并没有因此放弃自我,而是从长跑当中,把那个不堪的自己丢弃,进行了一场自我救赎。

查理通过跑步对自己犯过的错误进行忏悔,也因此从中衍生出一种坚韧的力量。

历时111天的穿越撒哈拉,是查理和两个伙伴所有长跑历程中最长的一段。途中,同伴凯文曾经想要放弃,却被查理劝住,要他坚持到最后,结果三个人都完成了。

“我们跑了七千五百公里,一百七十八个马拉松,在一百一十一天内,没有一天停止。”

“毫无疑问我是开心的,我们做到了。”

这一次轰动世界的长途穿越,得到了曾经得过奥斯卡电影奖的导演詹姆斯的支持,拍成了实录片。


blibli截图,侵删

3.

从查理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一种怎样的启示?

人年轻时,面对诱惑,总缺少理智。时下的年轻人,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增强?

一、从小就要对孩子灌输良好的作风观念。

二、教育孩子们关于喝酒吸毒赌博等恶习可以给人带来如何毁灭性的打击。

三、父母不管多忙,都要陪伴孩子,至少有一方要空出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4.

当我们不可避免地走进了一种黑色过往,怎么释放,继续活出自己?

一、承认过去是错的

承认过去是错的,才能够纠正过来,不再重蹈覆辙。如果无法承认过去的错误,那么是无法重新出发的。过去无论多么不堪,我们都应该感谢它铸造了更强大的我们。没有被过去打败的我们,必将更加强大。

二、接纳过去不完美的自己

过去的“黑历史”会让人想起来不堪回首,但我们不能沉溺于过去,而是勇于面对,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三、相信自己可以重启一个明媚的将来

不管过去的选择如何,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扭转。那么在充分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以后,要坚信自己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5.

“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做大人。”——哥林多前书 14:20  《圣经》

这句话,是说在邪恶的事情跟前,我们保持无知,即是不去犯罪,而在意志方面,我们要学会强大内心。

强大的意志,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股洪荒之力。

正如作者所写:“我的一生都在奔跑,想要找到某些东西,想要丢弃某些东西。然后我成了真正的我,成了命中注定的我。”

找一个足以维持自己兴趣的事,用如今的自我去战胜曾经意志力薄弱的自己,坚持下去,活出一个自带光芒的自我。



文章为本人原创。

无戒90天写作练习训练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