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
作者: 【俄】格拉宁
译者:侯焕闳 唐其慈
类型: 纪实 / 个人管理
阅读时间: 3小时
开篇
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是去年八月份的时候,我还挺激动地做了个Excel表格,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都花费到了什么地方。
可惜,只坚持了一天,我就放弃了。
后来我把记录方法改成自己的模式:比如某年某月读完某本书,一句话概括一下对此书的评价;某年某月看完了某部电影,一句话评价一下剧情或者演员。
我也就一周看两本书两部电影,所以还是很容易坚持的,于是完成了2016年的又新建了2017年的,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了下来。
每每想起自己那个用了一天就废弃的表格,我总对自己充满了哀己不幸怒己不争的情绪,直到今天读完这本《奇特的一生》。
坊间关于这本书的神奇所在很多都集中于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包括译本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内容都是来自于老师们对于“时间统计法”的解释和理解。
果果评论这本书:这本书挺神奇的。
是的,我深以为然。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
一、难得的精彩译本
《奇特的一生》译者是侯焕闳老师与唐其慈老师,1978年两位老师摘译了一部分,反响很大,紧接着1979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就进行了全文出版,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的第一本苏联文学作品,当时的印刷量就超过的14万册。
整部译作没有艰涩难懂语句不通,读来就是我们汉语本身的语言习惯,我还发现好几处有“曲里拐弯”这样平易近人的翻译,太难得了。
二、“时间统计法”不是万能的
(一)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
柳比歇夫是如何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对自己的时间进行统计总结汇总报告分析的?
是因为他有一个明确而远大的目标。
他所作所为都是围绕着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展开和进行的。
时间统计法,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讲是没有意义的。
每天单纯地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而没有一个目标,就像是“我并不准备理财,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支出和收入”一样,最终这项工作一定会成为负担而被弃之荒野。
也就是说,并不是我们使用了时间统计法我们就可以成为柳比歇夫,这是本末倒置了。
时间统计法是术,是方法,是过程,但偏偏绝对不是结果。
并不是因为时间统计法我们成功了,而是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通过使用时间统计法成功了(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并不是肯定的)。
就像是那句话所说: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努力程度还达不到拼天赋的程度。连一个明确的目标尚且没有确定的前提下,使用柳比歇夫的方法就像是拿把屠龙刀杀蚂蚁,容易剁着自己的脚。
先确定一个小目标,不用非得是一个亿,可以是:我这个月要瘦十斤。嗯哼,这就是我这个月的目标呀。然后对达成目标需要做的事情进行分解,比如早餐吃多少,午餐是多少,晚餐要不要吃(好纠结啊),还有什么时候跑步什么时候举铁,然后找个小本本或者在手机上下载时间管理类的软件,把自己付诸减肥行动的各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都进行记录。
(二)需要长期的坚持
决心好下,坚持太难。
就像麦兜说的:啊,今天仰卧明天起坐吧,很多人一件事情最后都会演变成这样,而后不了了之。
你真的爱这个目标吗?真的想坚持下去吗?
真的吗?
你确定吗?
要多问几遍,以免浪费时间。
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问,直接开始。包括减肥包括记录时间消耗,now。
柳比歇夫的记录我觉得有一定程度上是给自己的激励。他所要达到的目标可能终其一生都不可能实现,但是他又必须要坚持下去,所以是需要正向激励的。
这个正向激励按照老先生一身傲骨的性格来看,别人给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需要自己给自己激励。那些装订成册的日记本、信笺都是他的成果。
“他们的生活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说白了,就是让坚持变得容易一些,让自己半途而废的机会少一些。
(三)定期总结很重要
我用过一段时间随手记。
不过一直停留在“我又没准备理财”的初级阶段,所以,单纯的记录没什么意义,还挺浪费时间的。
定期的总结是有必要的。
很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哎?怎么一个月又结束了?我去!2017年已经过去快二分之一了!赶紧发个朋友圈:“六月!加油!”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毕竟过去二十多年都是这么过的,还挺习惯的。
其实这都是不总结惹的祸。
我写过一段时间单位的工作日志,是制式的。每天都有一页,需要记录这一天干了哪些工作,然后周末的时候有一页叫“本周工作小结”。相较于每天的详尽记录,小结是对本周工作内容的精髓进行汇总整理,回头看,看看自己干了哪些事。我觉得其实可以再加个“本周工作计划”在前面,每周结束后,总结和计划进行对照,看工作完成了多少。
这种制式的日志我觉得挺好用的,值得普及。
过去的事情肯定会留下痕迹,对现在对未来会有影响。总结的目的一个是梳理,对前期工作和生活的梳理,一个是查摆问题,比如这周是不是懒觉睡太多了?是不是晚饭吃太饱了?是不是淘宝上的次数太多了又买回来一堆没用的需要断舍离的东西?
到了年底,支付宝会出一年消费图表,让我们总是惊叹原来自己是个有钱人啊!连网易云音乐都会出报告,指出去年的某月某日你单曲循环《好汉歌》一百零八次。
我们会忘记很多东西,总结可以帮我们想起来,月省吾身。先从一个月的总结做起吧。
三、高效很重要
除了确定精准打击目标外,效率很重要。
《奇特的一生》中反复强调的时间统计法要求统计的时间是纯时间,柳比歇夫最高工作记录是一天工作五个多小时,骤然一看:哎?这么短?
可以试着统计一下自己的时间。
我对自己看书的时间统计了一下。
我在掌阅上看得书,半个小时之内我打了个瞌睡,走了会儿神,还翻了翻微信微博,最后花费在看书上的时间可能也就十分钟,也就是三分之一。
再想一下我们日常的工作,朝九晚五一天八小时的话,有多少时间是花费在核心工作上的?
按照我这样的工作效率,一万小时什么时候才能攒的齐哟?
效率太低是我们总是感觉自己快忙死了事情多死了我快要疯了的根源。我昨天给自己重新列了一下时间表,然后遵照这个时间表执行了一天,感觉还不错:
这样按照核心工作对时间进行分配后,效率会高一些。
如果可以做到关闭手机我相信会更高一些。
书中提到,时间统计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我们自律,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对自己说一不二。
四、不走捷径就是捷径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特别浮躁的时代。
周围太多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和故事,让我们总恨不得一步登天。我们怕自己太慢,怕自己方法不对,过得着急而焦虑。
于是,捷径成为宝藏。
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要打听和探究别人是怎么成功的,甚至要打听一下别人的目标是什么。
二十一天就想学会画画学会写作就想减掉那身长了二十年的肥肉。
这本书不是捷径,所以才是捷径。
先定个小目标吧,正如书中所说:“谁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
精彩书摘
1.要活出你的伟大,而不是到处打听别人的伟大目标是什么。
2.我们研究别人的时间管理方法,其实本质上是通过种种对比分析,找到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3.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有两样非常重要,就是时间和高效。
4.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生活在世界。
5.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
6.灵魂越高尚,给人的印象越强烈。
7.在他看来,某种思想是否有权威,并不取决于拥护这种思想的人有多少。
8.在需要的情况下,人什么都能学会。
9.当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能意识到国家的命运就是自己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公民的责任感。
10.王尔德:当人们马上同意我的意见时,我就觉得我的意见是不正确的。
11.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他的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