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杭州那天已经是晚上8点,本计划到西湖看看夜景,但实在太累于是放弃了,直接到了订好的住处。
对于杭州其实是有很多的疑问,所以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绕开这座城市直接去到上海,当然带着疑问去也希望能够在离开时得到想要的答案。
>> 青旅尝鲜 <<
出行前就听朋友说住青旅乐趣多,一直想尝试,这次到杭州算是如愿了。其实除青旅外,我还想试试太空舱,不过看罢网上的不好评论我就彻底放弃了。
第一次住青旅,心里还是蛮期待,一路上问朋友,需要注意啥,直到把朋友都问烦,但这也没避免我出糗。
因为入店前在网上查说某些青旅房间是男女混住,于是特别担心,也做好了情况不妙随时撤的准备。所以进店之后,工作人员让我刷脸登记身份信息时我冷不丁的冒了一句,“请问房间是男女混住吗”。
女工作人员听罢,瞬间笑了,“姑娘,你想什么呢,有便宜也不给你占啊。”好生尴尬,这事之后到后来临走工作人员对我的印象都很深刻。
与酒店相比,青旅的条件其实也不差,特别是到二级城市,条件会更好,在杭州的三日住的就都是青旅,西湖边宋御城那家还是上下铺,但到绍兴的国际青旅后同样的价格就是单人床的标间形式了,总的来说体验都还不错。
青旅最有趣的点在于它的休闲空间,到晚上,如果你愿意可以找一群年纪相仿的青年谈天说地,聊彼此的故事,可以一起看电影,听吉他,或到网吧打一阵游戏,看看书。
这样多的休闲娱乐活动,完全可以消除一个人旅行的孤单,还能结识一些朋友。总之青旅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充满青春活力,唯一一点让我不太满意的是隐私,毕竟屋内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在杭州住了两处青旅,也认识一些新朋友。比如:梦格姑娘、学生物的高个女生、到绍兴采风的画家、两位专程到兰亭学书法的德国姑娘。
说说孟格,孟格是漂族,黑龙江姑娘,成都读书,后来毕业去了深圳工作,一年后辞职到杭州,准备在杭州工作,我们遇见时正是她各种投简历等offer的日子。
孟格每天都头发乱糟糟,两眼呆滞的坐床上,她能一动不动坐很久,让你怀疑她是被时间静止了。不知情的时候我还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后来她告诉我她是在思考人生,我于是不再去打搅。
其实每天看她早中晚没事儿就呆坐的思考人生,有时也挺心疼,仿佛看到当年初入社会的自己,也迷惘,也对未来不知所措,但那又怎样,社会不会因为你是新手就轻易放过你,你还是得马不停蹄的往前走,拽着各种伤。
孟格几乎不笑,也许是因为在这个举目无情的城市最近发生的事也没什么可以让她笑的吧。
所以临走与她道别时我给她讲了一个发生在青旅的搞笑故事,让她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而我内心也真心希望这姑娘能在喜欢的城市拿到一个不错offer不愧她的折腾!
后来去到绍兴,在那住的是国际青旅,也结识到更多朋友。我与一位学生物的高个姑娘住一屋,那姑娘独自来绍兴练滑雪,说是为明年去日本滑雪做准备。
交谈中了解到她也经常一个人各地旅行,聊开之后她还给我分享了一次去南斯拉夫玩儿的经历。
她说去之前明明定的是5星酒店,但后来到当地才发现那所谓的5星可是连中国的普通旅店都不如的,条件恶劣到远超想象,所以她只好提前结束旅行。
不过,那一路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她说火车上遇到一个外国大帅哥,饱足了眼福,我问她后来呢,她说可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逗得我哈哈大笑。
之后,姑娘又给我讲了很多国外游的注意事项,我听得认真,因为觉得可能不久之后就都要用上。
再说专程来绍兴学汉字的两位德国姑娘,我晚上从青旅浪出去探周围环境的时候她们就已经在一张桌上开始学习,回来还在。
我对她们好奇,但又不敢上前打扰,直到后来在这住有一段时间的画家回来,他先上前搭讪,我才跟着去聊了两句。
这俩姑娘是真的喜欢中国文化,她们大老远跑来兰亭只为学中国汉字。你可以看到,摆在她们面前的书面上布满的甲骨文,看着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都迷茫,但这俩姑娘却显得十分轻松,还很细致的一点点讲给我们听。
这让我有些自愧不如,明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不够喜欢,还是离太近就没了感觉呢,伴随大厅电影背景乐的响起,问题后来被我遗忘了。
>> 熟悉而陌生的西湖 <<
对于西湖我想用这么近那么远来形容我与它的关系,最早它是出现在我的课本中,我通过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文章了解到。
后来工作,在做旅游宣传稿时也写过不少关于西湖景点的文章,所以从理论上说,我对西湖是了如指掌,但现实却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走进、触摸彼此。
写过苏堤、白堤、雷峰塔、灵隐寺……而这一次也就沿着这一处处的景慢慢走,说实话这感觉就像是走在笔尖儿上倍感有趣。
但不凑巧的是游玩当天,正值降温,西湖因此丢给我一张冷峻的脸,而这之外湖两岸掉光叶子的柳树也像是秃头的少年,随风荡起时,会让站在岸边的皮肤深觉寒意。
少了晴天,雾蒙蒙的西湖正好天水一色,相互映衬,导入相机虽少了些颜色,但倒像是一幅幅清幽的水墨画。没有特意的浓墨重彩,更多的是淡然恬静。
环湖的堤坝偶尔会有一两个穿运动服的跑步者经过,与大多数举起相机四处盲拍的人相比,他们更像是这里的主人,也更懂得如何去享受这种美。
我着实羡慕这群能在西湖奔跑的人,如果在杭州我也要将此作为一个重要运动根据地。
写作时我在对比中感受景点中的重要数据,而当数据真正丈量到现实生活时,我才知道这究竟有多大的不同。
我小看了苏堤的长度,坚持自己走完全程之后我就后悔了,苏堤真的太长,走走停停我几乎花了一上午时间,到后面感觉腿都快废掉。
也正是苏堤的这场慢游耗时太长,之后所有行程都被取消,这一天就都浪在了西湖。
来之前就有朋友建议我一定要看看西湖的夜景,而我也是等到了。打苏堤来,从白堤走。白天到黑夜,我也是真正的见证了西湖的一天,这一遭虽累但也快乐,不亏。只是西湖并没美到我的心坎去,总觉欠了点什么。
>> 原味古镇 <<
出行前就计划既然去到江南就一定要有一站是观江南水乡景,线路问题安徽的徽派建筑是无法参观了,于是把期望寄托在杭州。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杭州绍兴的安昌古镇我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
这里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摇曳而过,岸边铁架挂满长条的青鱼,屋后小河阶梯上还留有那些年妇女敲打脏衣的影子,江南的味道浓郁而淳朴的被勾勒出来。
这就是公交师傅口中绍兴目前保留的最原味的古镇,我们眼中的稀奇,他们儿时随处可见的景。
西湖欠缺的,待我到这之后感觉都给找回来了。因为好奇岸边挂着的长鱼,我与当地人有过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虽有一些误会,但我能感受到其间的温情。
“这是什么鱼呀”“青鱼,青鱼吃老师。你有没吃过老师”“啊,青鱼吃老师。”我心里犯着嘀咕,“老师?怎么能吃老师呢”走几步,想到前一晚在饭店点的一种特色小吃。
于是赶忙回头又问,“是螺丝吗”“啊,对对对,是螺丝,螺丝。”虽是一场口音的误会,不过倒也滋生出不少小乐趣,这是西湖没有的。我更爱这种感觉……
安昌古镇距绍兴市还有一段距离,与那些名人故居相比稍显偏远,但我更喜欢这个地方,也不后悔一大早就开始的折腾。
在绍兴市区的景点更多是被各大名人承包,其中大文豪鲁迅占比最多,按今天的话来说,鲁迅算得上是最成功的软文写作者了。
他虽然已经去世,但他文章中提及的东西到今天都还被后人反复消费着,他带火了鲁迅故居、咸亨酒店、戏台、茴香豆。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堪称巨大。
而我在参观鲁迅故居时也试着从百草园走去三味书屋,找寻文章中那种感觉,只是物是人非,就像百草园里如今只种廉价大白菜一样,历史只是被模仿着。
>> 阿里也无法解答的疑问 <<
早说过来杭州是带着疑问的,可不仅仅想通过亲身经历感受文人墨客笔下的文字,更好奇这一带出现过的财富大亨。
比如:历史上的胡雪岩,如今的马云,他们的神奇之处恐怕也不是用一个人杰地灵就能轻易概括的。
这一带的迷幻让人痴迷,正如住青旅时碰见的一个小男生,大晚上满眼放光的去问工作人员“阿里在哪儿”,工作人员一脸茫然,但还是告诉他 “阿里在杭州有好几个园区,不知道你要去哪一个”。
男孩又继续问,“马云经常出现在哪个园区”,工作人员笑了,男孩一本正经的说“我要去碰碰他”。
我在一旁听默默这段对话,但说实话男孩说要去碰马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和工作人员表面的嘲笑一样,不过后来想想,男孩也没错,这种年轻的冲劲儿在某些时候也是需要的。
笑过男孩之后,其实第二日我也去到余杭区的阿里西溪园区,因为觉得心中的疑问可能这里会给出一部分的解答。
西溪园区是几大园区中离市区最近的一个,所以平日可能也招来不少参观者,我抵达的时还正见一些人在那拍照。
园区很大,几乎包揽一整条街,最外围是钢架的停车场,有好几层,都停满了车。
园区的正大门对面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而再往前走,沿着西溪园对面延伸的那条街走去,正是马云当年就读的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背靠母校,周围高校众多,看似不错的区位选择,实则也是当年的一个无奈之举。
这也让我想起一段记载,创业初期马云是想打开北京市场,也带着团队到北京拼了一段时间,后来效果不佳,一群人还是灰头土脸的回了杭州。
但这支马家军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暗下决心要将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市打造成像一线一样大城市。
时至今日,事实证明他是做到了,便捷的科技,真正融入了杭州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比某些一线城市都更高效科技。
环绕一周,再次站在西溪园的门外,不禁感慨眼前这座江山的庞大,感慨它对我们当下生活造成的巨大撼动力,赤手空拳的马云是怎样做到的呢。
又或者说当年的胡雪岩是怎么做到的呢?还有义乌土地上诞生的各种个人奇迹,又是如何被成就的。
他们都很相似,从一个不起眼的身份开始,到后来拥有能够撼动国家经济命脉的财富。可以说江南这片土地的神奇真是不言而喻。
不论是历史的记载,还是现在……而以我浅薄的思考所能给出的答案就是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而实际其实还有很多因素,但我此行无法找全。
(再见,下次再寻余下的答案)
心中的疑问不会因为一次的旅行而被彻底解答,还戴着面纱的义乌最终也因为时间原因未去到,又少了一些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信息。
但相信未来还会有机会来到此地,而这个问题也会随着我对这一地的深入了解得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