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并不耀眼的初冬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最长情的陪伴。”
《明天也是小春日和》讲的是名古屋市郊外,有一对名唤津端的老夫妇正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一座梦幻田园。
“小春日和”意指“晚秋到初冬里阳光和煦的好天气”。
年轻时,身为建筑师的丈夫修一工作忙碌,太太英子始终在背后支持,不离不弃,但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田园梦。三十多年前,他们乔迁至修一偶然继承的一块乡间土地,太太英子的田园梦得以实现。
几十年来,津端夫妇远离都市,种菜,植树,烹饪……任窗外风景随四季更迭,有彼此陪伴的每一天,都是小春日和。
老夫妇的生活与屋外那片菜田紧紧连在一起,菜田里种着应季的蔬菜瓜果,用落叶,蔬菜残渣等沤成堆肥,纯天然种植,全年能收获蔬菜七十种,水果五十种,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太太英子在一方并不宽敞的厨房里,总能烹制出精美可口的食物,丈夫日复一日虔诚地记录着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
爱不是势均力敌,而是相互成全。
一起走过了五十多年,夫妻俩从未吵过架。因为早餐习惯不同,每天餐桌上会同时出现修一喜欢的传统日式早餐和英子喜欢的面包。修一不喜欢吃蔬菜,英子就试着把蔬菜和水果一起榨成好喝的蔬果汁。
修一为人严谨,注重条理,而英子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修一为了英子,精心制作了各种名牌,涂成鲜亮的颜色,认真标识出哪一片地中了哪一种作物,家里各个角落也都有醒目的标识,提醒英子不要忘记关火关电。
他们相伴多年,除了对生活有着同等的热爱,最难得的大概还是相互理解,相互成全。
修一是一名建筑师,还有一个帆船梦,年轻时为了支持修一的工作和梦想,英子专注于家庭生活,随丈夫到处奔波。
退休后,修一亲手为英子建造了一间原木小屋,开辟了一方田园,陪她耕地种菜。
我等你功成身退,你陪我耕田织布,那并不耀眼的初冬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最长情的陪伴。
把日子碾碎了,存起来。
夫妻俩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吃饭这件小事展开的。
春天:黄莺初啼,菜园里的草莓熟了,配着修一的秘制培根,来杯下午茶吧。
夏天:炒制大麦茶,腌制咸梅干,给房间换上麻布窗帘,朋友们,可以进来共享清凉早餐了。
秋天:庭前的果树已硕果累累,给亲朋好友准备的美食包裹也整装待发。
冬天:晒萝卜干,做柚饼,给田地铺满落叶保暖,等大地回暖。
一个又一个的四季轮回过去了,细数起来,都是这些精致微小的片段。用半天时间捣一块年糕,用一天制作各色果酱,用三天晒制一颗颗的咸梅干。
英子说:“其实,生活就是由每一天的琐碎小事组成的。”
修一精于整理,充分利用数字和指示牌来整理生活,每天都会记日记,用插画,照片把英子烹制的精致生活一一记录在册,分门别类摆在家里,那是津端家厚重的历史。
英子有收藏食器的习惯,几十年里收集来的各种食器,她能清楚地记得每一件的购买时间和地点。
这让我想起了三毛的《我的宝贝》,她同样喜欢收藏各类盘子。
到最后,人生留下来的,不是银行卡里的小数点,不是奋斗半生的职位头衔,一定是相册里青涩的笑脸,日记里的琐碎片段……
回忆若有形,也许就是一路捡来的宝贝们的模样。
好生活,值得传承和分享。
想要这本书很久了,好的东西,值得收藏和分享。
于是买了两本,一本做活动送读者,一本自己留着了。从拿到书到现在,看过两遍了,虽然书的内容之前就大致了解,但是真正读起来,惊喜远大于想象。
除了我原本就猜到的各色食谱以外,还有修一的整理经,英子的生活智慧,两人的相处之道等都让人受益匪浅。
而最感动我的还是书背面的那张图。小木屋墙上的木板,刻着两行字:人は、次の世代に役立つようにと、木を植える。
直译过来是:人们为了下一代而种树。
这可不就是我们古人常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英子做的饭菜,和英子母亲当年做的一样;
外孙女花子尝得出他们的梅子酒是不是十年的;
每一年,花子都能收到英子送的餐具。
这就是传承,生活的智慧,通过食物,通过味道,世世代代相传。
而我们,也能通过读书,得以分享。
那温暖和煦的“小春日和”里,不只有长情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