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后,怎样让痛苦最小化?
要想把自己信任被辜负时的痛苦降到最低, 有一些简单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换位思考。
大多数时候,上当受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换位思考一下很有必要。
第二个策略是要下定决心。
务必让辜负自己信任的人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对于欺骗你的人,一定要追究到底。追究到底的目的并不是报复,而是试图理解他们辜负自己信任的原因。
如果一个人能明确地知道自己被骗后该做些什么,这种明确性就能帮你评估信任的时机、对象和方式。
第三个策略是宽恕。但你没必要一直都原谅所有人,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针对谁、因为什么而原谅他人。有时,某些人做了错事,你不原谅他反而是对的。原谅也不等同于与欺骗自己的人和解,更不是原谅对方的行为。
所谓的原谅只是为了减轻自己仇恨的情绪,让自己不计前嫌,继续好好生活。许多人认为原谅他人是不公平的,凭什么这些人做了错事还能逍遥自在?
克服这种心理魔障的一个方法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原谅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
如何引导别人变得可以信赖?
世上没有谁一直是十足的恶人,也没有人是天生的圣人。事实上,人的态度、行为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大多数人都可能展现圣人的一面和恶人的一面。
研究表明,只有 5% 的人是彻底不值得信赖的,其余的人都是处在可信赖与不可信赖之间的连续体内,根据不同的环境展现出不同的倾向。
如果周围的人都表现得十分高尚,那我们很可能也会“入乡随俗”。但如果处在一个纵容邪恶的场景中,那人也可能变得穷凶极恶。如果想要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互信的环境中,首先需要想方设法引导其他人做出可信赖的行为。
第一件事要做的事,就是要让自己更受大家的喜爱。
事实证明,人们越是喜欢你,就越不可能骗你。 与他人认知上的相似性,是获得对方喜爱的一个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别忘了强调你与他人之间的共同特征。
比如,你在一个出租车宰客现象成风的城市打车,然后偶然发现你和司机喜欢同一支足球队,那么强调一下这种共同性也许有用。你不仅能够和司机展开一段有趣的对话,而且还能降低被出租车司机欺骗的概率。
展示热情和友好(而不是展示能力和专业),也能获得大家的喜爱。大多数领导者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企图给人留下精明能干而不是为人热情的印象。 其实员工更喜欢和信任热情的领导,而总是展现专业度的领导有可能让员工畏惧。
其他获得他人喜爱的方法是,用行动证明自己值得信赖,同时,在自己做错事的时候勇于承认错误。我们都知道,在遇到公关危机时,那些勇于道歉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大家的喜爱。
第二件事是快速建立互相信任的历史。
双方互相信任的行为次数越多,任何一方叛变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这是人们更愿意和老搭档、老合作伙伴继续共事,以及更信任老品牌的原因。开始建立互相信任时不妨冒几次小的风险,先主动信任他人。
比如,为刚来的新同事垫付饭钱,相信他下次会回馈你的好意;或者首先吐露自己心中小小的不安全感,相信你的朋友也会把自己的不安倾诉给你。你可以先主动信任他人三件小事,如果被辜负三次,也就不需要再增加赌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