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兴致勃勃地跟我妹妹分享我看过的好书,可是她却很冷漠,说她看不下去书,因为她看完书总不记得书里讲的内容,对她来说没有用,之后我就很少向她推荐我看过的书籍,直到我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给她推荐了以后,她用上了书里的方法,越来越爱看书,跟我之间关于书的交流变多了,我想我有必要来跟你说说这本书。
读书肯定是有目的的,不仅仅是看完一本书,更要吃透里面的精华,还要把书里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运用到生活里去。如果我们只是想用爱看书作为炫耀的点,那根本不用学习阅读的技巧,我们不是弄虚作假,可偏偏在阅读上收获甚微,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给我们介绍了他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首先呢,作者说我们很多人无法坚持做读书笔记的原因是,如果我们搁置笔记久了,重新开始做笔记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感,那我们可以选择一本书当读书笔记,没读完一本书的时候,不可以打开笔记本,让我们对笔记本保持新鲜感,千万不要为了坚持写读书笔记而走形式主义。
然后,把读书相关信息计入同一本笔记,不管是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让关于读书的所有信息一元化,这样的做的优点有
1、简单易懂,人人都能做到
2、更容易坚持
3、自由度高,可自行设计
4、信息“存在”于同一个地方
5、直接记录、参考,不易混淆
6、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
我们写读书笔记之前,第一步可以先写下三点: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而且要用大一点的字体,写得越清楚越好,每次换行都要留一行空白,便于日后重复、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第二步就是摘抄和写评论,摘抄哪些部分呢?我们做过记号的部分,筛选五六遍,留下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内容,接着在摘抄完的文章后留出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用不同记号标记摘抄和评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书和记笔记是非常主观的过程,因此你所写下来的一定是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独创思维。
另外,作者在“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这一部分就提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把读一本书的过程比喻成炒一盘菜,“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每一个步骤作者都把细节写出来了,还给了我们很多小技巧。
读书是个很普遍的行为,摆一本书在书桌上就可以假装自己是书迷,也可以用心学习一些技巧来让读书这个行为更加有意义,运用在生活上让自己生活更加幸福,而要做到这些,你首先需要一本随处可见的笔记本,它会让你的读书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