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的代表性作品,自问世以来便广受好评,张同吾在《艾青的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中说它“最突出、最宝贵的特点,就是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诗人无所顾忌、无所掩饰地袒露着他纯洁的心灵”。可以说,无论是深沉的情感、还是作者所使用的各种艺术手法,都足以成为语文天地里的珍贵宝藏,值得我们去细细寻找,反复品味。人教版(2003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将它列为第一单元,且是仅有的一篇长诗,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可是这样一首诗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并不受学生待见,在前期的自主阅读、课前导学中,也往往被学生打入冷宫,偶尔读之,也是迫不得已,不情不愿,为何?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一是极长的篇幅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很多学生“未进先退”,不愿意过多的接触;二是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场景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远,如“灶火”“酱碗”“虱子”“火钵”“炕凳”“麦糟”等,许多学生别说没见过,就连听都是头一回,这样就和作品产生了一定的隔阂;三是文中所抒发的感情不似《雨巷》《再别康桥》这类诗歌单一鲜明,而是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相互交织缠绕的网状结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因此学生不喜欢读也不足为怪。
教师教学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教学的意义是什么?诗歌教学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想王荣生教授的一句话可以作为解答,那就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使他喜欢;读不懂的地方,使他读懂;读不好的地方,欣赏不了的地方,使他读好,能够欣赏”。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首诗从不喜欢到喜欢、从读不懂到读懂、从欣赏不了到能够欣赏,这是教师备课时必须要思考的事。基于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了我的备课工作。
一、依体式,定终点。这是一首现代新诗。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在单元导读里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同时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这种“文学中的文学”,显然是应该把“审美”和“鉴赏”放在首位的,要用读诗歌的方法读出诗歌当中的“美”,要用品味诗歌的方法品出诗歌当中的“情”。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何为叙事诗?它指的是“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的特点;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还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景。”结合这个定义来看,本文实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作品。这就决定了对本文的鉴赏应该使用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否则很容易陷入文字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这首诗还有两个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地方。一是其中的“情”,和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的感情比较单一集中的诗歌不同,这里的“情”明显具有多维交织的特点。若以“大堰河”和“我”两个人物为中心,则其中最起码包括四种不同的情感:一是大堰河对“我”,集中体现为深厚的、可感可知的母爱;二是大堰河对生活,集中体现为乐观、坚强、勤劳,一句“她含着笑”将这种心理体现的淋漓尽致;三是“我”对大堰河,这里的感情并非一成不变,有同样深深的爱,也有深深的悼念和追思,更有不可遏制的高度赞颂;四是“我”对世界,既有对自己家庭的陌生和不适,也有对世界的诅咒和控诉,还有对大地上一切像大堰河一般的人的赞美。
二是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式。读完文本我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排比句很多。为什么诗人要大量使用排比句呢?有人说是为了强调,有人说是为了渲染,其实归根结底,是为了抒情。中国传统文化里向来提倡含蓄隐忍的美,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我们喜欢委婉,以隐约朦胧为上,以直白无忌为下。如《关雎》中这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重点明明在人,但我们开始不这么说,我们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把对象放在了关关的鸟鸣上,这就了多了一分婉转,多了一份诗意。但艾青这首诗却恰恰相反,诗人的感情犹如滚滚长江一般从胸怀中直泄出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这是一股无法遏制的感情,诗人也没有打算遏制,他放任它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东奔西走,反复地冲击读者的心灵,这种惊涛骇浪一般的感觉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也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的享受。这样的直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难觅其踪,却能轻易地在西方的文化中找到类似的身影,且看普希金的《致大海》:“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我常常地/在你的岸上/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不也是一样的排山倒海,冲击一切吗?
二、知学情,明起点。诗歌阅读教学和自主阅读不同,也和教师的个人阅读不同。个人阅读的终点指向自我,指向一个人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在字里行里悠然前行,于不经意间完成读者、文本、作者三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轻松的,自由的,没有什么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也可能会出现“偏读”“怪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当阅读。无论结果如何,个人阅读的最终指向是个人的,收获也是个人的,别人自然也不能横加指责。但阅读教学的终点却不是个人而是学生,不是指向一个人的心而是指向一群人的心,教师个人的阅读感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带着学生读有所获,这时候教师更重要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内心而不是自己的内心。否则就算教师读出一朵花来,学生却半点感触也无,这样的教学又有何益?
高中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套路也多少知道一些,“抓意象”“朗诵”这类常见的方法他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问题是这首诗歌我们去抓什么意象呢?是“长了青苔的石椅”,是“天伦叙乐”的匾,还是“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似乎无论哪一个都不足以概括全文,“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做法在这里已然无效。为何?因为他们没有明白,长篇叙事诗和一般的抒情诗是不同的,它所涉及的人物、事物、事件不是单一化而是多元化,且前后交织,叠加反复,随着诗人的感情和表达需要跳跃式呈现,时而紧凑,时而疏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又是和小说、散文等截然不同的地方,这就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中所写的生活图景距离较远。“地主的儿子”“乳母”“战争”“监狱”等,无论哪一种,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既不能临其境,当然也就难以感其情,读不懂也不足为奇。
当然,尽管有以上种种障碍,但有一点却绝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那就是人的感情。在我们的一生中,总会有亲人陪伴在我们身边,替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操心劳累,无论前途如何,始终不离不弃,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港湾,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这一点,古今相同;我们在接受着这份爱的同时,也开始用心打量这个世界,用心对待关心我们的人,用心体味人世的酸甜苦辣,喜乐悲愁,这一点,古今也是一般。这就注定了这首诗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叩响他们久闭的心扉。
鉴于以上种种,本课似可安排“知其事——识其人——品其情”三个环节,各环节之间以阶梯式向前推进。其中“知其事”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预习完成;“识其人”环节是借助识“大堰河”和“我”这一显性任务带领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第一次阅读,为后面的深度理解奠基,此环节又可设置以下任务链达成:1、大堰河是谁?2、她的生活是怎样的?3、她是如何面对的?4、用一句话概括大堰河的人物形象;“品其情”环节可设置以下问题驱动:1、题目能否改为《大堰河——我的母亲》?(由此引导学生感悟“我”自己的家和大堰河给我的不同感受,从中体会大堰河对我的爱)2、板书“大堰河”后加上一个“们”,你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由此进入最后两节的赏析)。
另外,网上已有的从三重对比入手、从人称的变化入手等设计都极富特色,我们在备课时也可以适当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