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现在更多的想的是过去,反倒是很少去想未来。
而我每次想未来的时候好像都是长辈在问:“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做什么?”“有没有考研的想法?”:“当不当律师?”他们问一次我想一下,颇有停摆了的时钟,一拨一走的味道。
但是每次思考,我的方向好像也就更清晰一些。
大一时,辅导员把我叫到办公室和我谈“人生理想”,因为当时的我成绩在班级群里并不理想,我是广西人,而我的大学在山东——传说中的考研神校。
“对于未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考不考研?”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不考研,我想考公,或者当老师”那时我的父亲希望我大学毕业以后回家,考公。因为他辛苦了一辈子,希望我的生活安稳,工作稳定坐在办公室里不用像他一样风吹日晒。而当老师一直是我的人生理想。
我之前想当的是特教老师,这是我高中三年的梦想,而高考结束后在填志愿前的升学宴上,家里人一致不同意我选特殊教育专业。
婶婶说:“心很好,但是太苦了,这条路是望不到头的”
姑婆说:“你以后接触的都是“有问题的”孩子,你有可能会被他们影响,变得有问题”
姨夫说:“在我印象里你小时候就是一个比较自卑的孩子,你很敏感,而且之前情绪有问题,一个有问题的老师怎么去教有问题的孩子?”
——一个本身有问题的人怎么去教有问题的孩子?
听到这句话,我当时眼泪已经在打转了,直戳我的内心。我的父亲一直在旁边和其他叔伯喝酒,一句话没有说,但是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不支持。但是他说服不了我,于是他找来了最有力的说客,我的姨夫也是我小学时的老师。
最后,我妥协了。
但是我还是想当老师,我非常非常喜欢历史,我所有的第一志愿都是历史。但是很遗憾我的分不够,所以读了第二志愿——法学。法学放在第二完全是我随手填的,我至今很后悔为什么不把思政放在前面,可能是我高考政治做吐了吧。
但是我还是想当老师,当时我已经想好了,所以我的成绩在我的放任下自由生长,都过了但是分不高。然后去年就看到了减负的消息,老师好像有一点难,竞争更大了。
我的辅导员听到我说不考研的时候,他就对我放任自流了,但是还是叮嘱我学习还是要搞的,考公也要有良好的习惯。
一直的今年暑假,我们学院一直安排大二实习,我来到检察院实习。
和我同宿舍的一个老师问我:你以后想不想当律师?
这个老师怎么说呢,领导懂的都懂,我们实习生什么都不会,非拉我们参加公诉人大赛,我辩论紧张结巴了,挨了她一顿数落,然后又问我想不想当律师,我实话实说“不想。”她脸色一变,然后也不再提这个话题,毕竟我在她眼里已经变成一个坏小孩。
但是呢,我也有思考我的未来。我倾向于进检察院,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的思路更加明晰,而且检察院的氛围适合我。在这两年的法学学习生活中,我看到并想改变很多东西,人生的又一理想已经在我的心里萌芽了。我想让他长大开花。
至于当老师,好像欲望没有当初那么强烈了,而不考研的想法也没有当初那么坚定。
关于未来,有想法,有一点点目标,但是更多还是顺其自然(将当下想做的事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