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半吊子文艺女青年,总感觉自己的肚子里有讲不完的故事,体内有洪荒之力无法发泄。可是很多时候拿起笔写作,或者给小孩讲故事,却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快就卡壳了——故事讲不下去了。
刚好最近天天陪小孩看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真真不愧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的动画片。我连看好几遍都不觉得腻味。这部动画片由郑春华女士编著,由诸多微小而有趣的故事组成。动画片主角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组成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他们是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典型的缩影。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大头儿子在快乐中渐渐成长。
一间平凡的小屋里,三个平凡的人物,郑春华女士却写出了一共156集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起,经过却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结局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动画片传播的是健康向上、相亲相爱、快乐成长的正能量。对于我这样的讲故事的小白来说,可以当做很好的学习素材了。
故事是什么?故事和小说是不完全一样的。我对它们的理解就是故事偏向情节,小说偏向人物和细节。故事情节,是动态的,是一种事件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组成故事中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悬念。故事必然会有一个结局。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的。
一、标题
“题好一半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个题目不光新颖、朗朗上口、简单易记,还把主角的鲜明特征概括起来了。试想《儿子和爸爸》这样的题目就显得平淡无奇,毫无特色可言了。一大一小一对比,读者一看题目,脑海里立马就会自动脑补这么一对可爱的父子了。
二、角色
动画片里有三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大头儿子活泼好动、好奇、充满幻想。小头爸爸主外,爱家庭、爱老婆、爱孩子,总是配合大头儿子的各种奇思妙想。围裙妈妈则是主内,有点肥肥的,爱美、爱购物、爱唠叨。很贴合现实。人物设置的人数合理,主要人物就这三个,而且是关系紧密,对于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次要人物就还有几个,像棉花头、邻居大叔。我自己驾驭故事的能力还不足,选择这么简单几个角色我会容易驾驭一些。人物不要太多,能配合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就可以了。
三、情节
《小说写作教程》这本书里说“形式最为纯粹的故事仅仅包括三个要素:冲突、行动、结局”。
这个动画片里的每一节故事情节都是单线发展的、清晰的。如此简单,却也是包括这三个要素。
以动画片里我喜欢的一集来举例吧。有一集叫《爸爸妈妈变小了》。大头儿子想要双节棍,围裙妈妈觉得这个对于儿子来说太危险就拒绝的这个要求。大头儿子在地上就地翻滚、耍赖。这就是故事的“冲突”。一个想要,一个不答应。生活中很常见的场景。
大头儿子遇见了“障碍”,依他的性格,自然不服输。不依不挠问妈妈怎样才能得到双节棍。围裙妈妈说,等你长大了我就给你买。大头儿子苦苦思索,怎样才能长大呢?他爬到桌子上说,妈妈,我有你高了,我是大人了。围裙妈妈表示,站桌子上不算。儿子想出各种办法证明自己长大了,都没得到围裙妈妈的首肯。这就是“行动”。这个行动还是伴随着“冲突”,妈妈没同意。大头儿子一天都在思考当中。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头儿子梦见自己的爸爸妈妈变小了,比自己还小。他自然而然的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担任起保护爸爸妈妈的责任来了。可是这谈何容易?家里各种鸡飞狗跳、瓶瓶罐罐都摔烂了。大头儿子急的大哭。动画片里这节用的是倒叙的手法,大头儿子发现原来是个梦!他醒悟过来,爸爸妈妈是为自己好,买双节棍是不安全的。这就是“结局”。
短短的一个故事,情节很清晰,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但有这三要素,而且“冲突”和“行动”伴生,简单却又紧紧的牵住人心。结局出人意料,却又感觉是情理之中,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面的每一集都是这样发展的。我认为这是中国小孩必看的动画片。我在观看动画片时,看到题目总会先去想一下如果是我讲这个故事,故事情节是什么,三要素会怎样,然后和原著比较一下,分析自己的不足或者优点。
我还只是个写作小白,所以我还是从最简单的东西练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可以轻松地脱离绘本给小孩讲一些小故事了。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您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