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之后,这座燥热的城市,温和了许多。
住在近二十楼的顶层,阳台种着些许盆栽,时而迎面吹来的风参杂着雨后泥土的气息,会让人产生错觉,误以为是要入秋了。而事实上,对于十月初的福州,显然还有一段燥热的日子,以不负其“火炉”城市的盛名。
站在高楼上的阳台往下望,雨后的街道,就像跳进泳池的小孩,褪去了往常的喧嚣。但时不时还是能听见,毫无节奏感的喇叭声,以及汽车轮胎划过地表的声音。共同交织在空气中,像是忙碌的人们,在节日里诉说着自己与这个城市的故事。
2.
听着城市的故事,想起了家乡小镇。
错落的楼房,蜿蜒的小路,再加上几条主干道,就能勾勒出家乡小镇的轮廓。
随处可见的田地,连接着长满在小路上旁的杂草,似乎想要吞噬这一条条不起眼的小路。仅有几条主干道的水泥路上,也被两侧茂密的树荫遮挡着。这些绿色生命疯狂地野蛮生长,像是在呐喊示威,捍卫自己的领土,特别顽强。只有走到水泥路上,你才知道,相比快被吞噬的小路其实还算宽敞。在夏天,阳光还没展示它的“魅力”,就已经被树荫无情的切割,变成大大小小的光斑,洒满在地。
在儿时,如果是这样炎热的夏天,早早与三两玩伴相约,跑到小溪旁玩耍。光着腚子,扑通一声,跳到小溪里稍深的地方,双手撩起一层又一层的水花。时常会遇见前来洗衣的妇女,顽皮点的就站在上游的岸边,一手叉腰,一手握“笔”,向水面画起了不知名的地图。然后抖抖“笔墨”,眼睛顺着溪流的方向望去,笑着与同行的玩伴分享,一脸得意的样子。
在儿时,如果是这样炎热的夏天,耳边会传来不停的蝉鸣鸟叫声,配合着田地里的青蛙、蟋蟀,一起弹奏属于大自然的交响曲。就连沥青公路上时而开过的汽车引擎声,都似乎是为这美妙的音乐连连叫好。一边享受着这乐曲,一边带着自己倒腾的工具,去寻找大自然的演奏家之一—蝉,如果幸运的话,可能会碰上几只天牛。天牛的头上有两条长长的触角,触角上有一节节的黑白相间。黑白节数较多的天牛,就是身边的得力干将,也是向玩伴炫耀的武器。
儿时的趣事很多,还有数不清的玩具和捉不完的迷藏。就算年龄大点时,也有羞涩的青春爱情,和简单的兄弟情谊。
后来外出工作回去,尽管小镇有一定的建设改造,但儿时的记忆却没怎么消失。大婶的米粉摊依旧还是早早的开摊,味道仍然让人称赞不绝。阿伯的油饼车还是那辆没换,只是车身多了几道岁月的痕迹。那条长长的堤坝上面刻着青春的记忆,虽然风吹雨淋,却还是清晰可见。
岁月对环境的改变,远不及岁月对人的改变。
随着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渐渐陌生的面孔变得越来越多。偶尔节日回家,碰上一两个熟悉的脸庞,自然不忘打声招呼,说句好久不见。可不知是岁月太长,还是时间太短,每次都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尝岁月的味道,就要踏上去往城市的火车。
3.
城市在脚下/
城市不像家乡的小镇。
齐排排的建筑,宽畅畅的道路,是城市独有的记忆。长直伸延的街道,就像年少的心,对城市充满着好奇和期待。而如今,这座离家两百多公里外的城市就在脚下,站在城市上的人儿,没有了数年前波澜不惊的内心,却依旧怀揣着梦想,犹如当初。**
城市里高楼耸立,有着大大小小的商场,有着各式各样的公司,有着各类星级的酒店,还有那些“奇奇怪怪”的人们。
城市的白天,他们都是忙碌的。
每到上班的点,总是可以看到那些为生活在拼命奔跑的人,他们揣着公文包,嘴里嚼着还未吃完的早餐,挤着已经人满为患的公车。他们的表情怪异,他们的动作却很神速,总能在看似挤不下的公车上,占得一片位置。公车司机透过车头的监控看着这一切,上扬起嘴角,满意的关起了车门。
然而小小的公车,根本无法承载这片土地上所有背负着理想的人们。纵使络绎不绝,一辆接着一辆的公车,不停地在城市纽带上传送着满车的理想。依然有着那些不甘被公车抛弃的人儿,他们迈着自己凌乱的脚步飞快地走着,或是驾着自己心爱的电动车等红绿灯时的一脸焦急样子,只怕因为不小心的松懈就跟这个城市脱了节。
城市的夜晚,他们也是忙碌的。
城市的夜晚,有着灯红酒绿的生活。酒吧里,摇曳着身姿的男男女女,随着音乐的节拍加快甩动的频率,似乎在甩去白天一身的疲惫。挑逗的音乐,激情的热舞,时不时有意或无意地与舞伴的身体接触。好像在说,趁着夜晚降临,放开灵魂的束缚,让肉体自由的合体吧。
KTV里,也已经是满目疮痍的样子,七零八落的水果零食,散落一地的瓜子壳,还有几个早已喝醉,斜躺在沙发上的人。只有一个还穿着西装革履的小伙,脚边摆着整整齐齐的酒瓶子。右手不知道扯了多少回看似太紧的领带,挽起衬衫袖子,摆出一副喝死一个算一个的姿态。
酒杯和音乐,是城市夜晚的代名词。
那些在夜晚忙碌的人,尽管知道第二天起来后身体会更加的疲惫。可仍在夜幕降临之时,甚至一身白天的装扮不变,就开始浸入到酒杯的世界。因为怕一次的失约,可能就丢失了在这个城市里还算像样的圈子。
这就是脚下的城市,“怪异”的人们始终都在忙碌。和家乡小镇的景象完全相反,没有白天的祥和劳作,没有夜晚的悠然宁静。就连内心深处仅存的一份文艺思绪,时常都无处安放。
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城市有我们要的远方。
4.
城市是远方/
总有那样一群人,不甘于现状的安逸,或是按耐不住好奇的心,执意要去城市看看不同的世界。他们离开家乡,没有带走一片宁静,只有一颗赤诚热烫的心,当碰上城市这样一片极易发生故事和“事故”的土地时,便有了他们想要到达的远方。
城市,总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不停地制造惊喜和期待。当他们经不住城市的“好客”,也就迷上了城市,带着自己的故事或“事故”,去追逐自己想要的远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远方,唯一相同的是,城市里都有每个人想要的远方。
城市,是容易发生故事的。
城市汇聚着四面八方的人,街角的咖啡店,安静的电影院,这些指不定的擦肩勾搭,都可能让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人,在同一座城市擦碰出火花,产生情愫。充满情爱的男男女女,在城市里看到了远方,便也就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人就是这样,容易遭遇情感的失控,总是试图征服对方的所有,包括与她/他相遇的那座城市。
城市的故事皆由人的情感而现,这些喜怒哀乐的情感,演绎了一场场酸甜苦辣的故事。故事在城市里发生而发酵,人们在城市里生活而生根。
除了故事,城市也是“事故”的天堂。
在城市,有那装修富丽堂皇的店铺里,躺着满目琳琅的奢侈品,某高档娱乐场所外,停着霸气侧漏的豪车,还有那一栋栋精致宽敞的楼房。这些虽有别于家乡小镇的淳朴面貌,却能让人享受上层阶级的殊荣。
再赤诚热烫的心,长期饱受如此冰冷般的阶级刺激,也会有发生“事故”的一天。慢慢消退的温度,也就成了扎根城市的养料。如果非要说是世俗,那也不过是俗人的本质而已。
5.
城市在脚下,城市是远方。
多年以前。
他们离开依山傍水,环境幽雅的家乡,背着沉重的行囊,穿过一环又一环,踏上了到处吐着汽车尾气的城市。他们暗暗自喜,他们满怀期待,无数次用渺小的身躯张开双手就想拥抱整个城市。
多年以后。
他们在城市里不分昼夜地忙碌,拼命抓住阶级的绳索,就为了到达心中的远方。他们在城市里无数次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和“事故”,让去往远方的路变得更加坚定,脚下城市里的扎根也变得更深。
城市是无情的,把每个阶层的棱角都描摹的有深有浅。城市的人们是脆弱的,他们时刻绷紧着神经不敢放松,哪怕一次的侥幸都可能成为与城市脱节的原因。
城市是包容的,每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追求属于自己的远方。城市的人们是坚强的,他们在一次次面对冰冷的建筑,高傲的阶级,却从不曾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