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7月21-25日,为期3天4晚的全国第八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已结束5天,一直想写点感悟,因为有太多的感触,所以一直没有下笔,直到活动方发来了活动反馈问卷调查,当我填到这一次学习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三个人时,我最想写什么就变得无比的清晰……
教育行走,走出新自我
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深感荣幸,震撼,感动,感恩。
一、幸运的到来
还记得7月20日的下午,像平常的日子一样刷着朋友圈,突然就被文质教育研究院妮妮老师的朋友圈吸引了:全国第八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在惠州大亚湾举行。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暑假,学习,隔壁的惠州!虽然已经知道招募早就结束,但一切皆有可能的想法让我还是向妮妮老师发出了信息:妮妮老师,弱弱地问一下,这次的教育行走还有机会吗?很快就收到了妮妮老师的回复:志鹤老师,刚好有老师临时有事来不了,可以给你一个补位哦。于是,就有了后来我的这次教育行走,就有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感恩。
二、现场的震撼
7月21日下午5点报到,同行的黄校长就马上投入到了她晚上的一个节目的彩排。行走的开始首先是破冰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自己组织临时排练,当每一个节目独特的,精彩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现场的气氛都被调动:没有什么不可能,我们是专业的草台班子(文质老师语)!
二、专家、名校长、优秀学员的讲座分享
三天的课程,处处都透露着总策划张文质老师的用心用情。这次一共有十位专家进行了主题讲座,从《量子管理学校的实践探索》的李玲校长(笑长)开始,再到文质老师《生命化教育的30年》;从《“改命校长”:走出岩屋村》的吴希福校长(世界和平大使),再到唐晓勇校长《数字儿童应该如何学习》;从网络红人、中国诗词大赛擂主夏昆老师《做一个“无依无靠”的教师》,再到北京的王学斌老师以身为尺,丈量教育——我对真教育的追寻之路》;从孙明霞校长《向阳而生——我的40年教育路》,再到浙江张延银校长《世界就是一间半书房》;从王绪溢老师的《从看到AI到认清基础教育的未来》,再到黄胜利老师《从全人教育计划看新一代教师的使命》;最后是文质老师的《2020~2023,我的个人教育词典》。十场讲座,犹如满汉全席,视,听,嗅,味觉等,似乎所有的感知都得到了满足,心灵更是得到了洗礼。这里有管理的智慧,更有教育的真谛;有改命的启示,更有科技的启迪;有人性的绽放,更有无私的奉献。有阅读的情怀,更有教育的未来……
三天里还有17位优秀的校长,老师进行了个人分享,22号晚上有12位已经出版了作品的老师进行了读写沙龙;23号的晚上又有13位老师进行了论坛活动……先行者用他们成功的案例启迪与鼓舞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成员,三天的学习真的就给了我们一个生命的洗礼……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来自苏州望亭县望亭中心小学毛家英校长的分享发言。
三、执着践行走向成功
毛校长分享了她在教育行走之后如何回到学校组建了望亭读写叙事小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叙事。
最初20多个成员,每天都有读书打卡,每周都有分享,每月读完一本书。毛校长亲自许下诺言:我会坚持完成成长任务,我做到了,你们也得紧跟而上;如果我没有做到,你们也可以选择放弃!这朴实的语言,无形的力量,就成为了他们坚持下去最有力的保证!
最让我感动的,又是毛校长分享的她的团队成员坚持不掉队的故事。曹晓玉老师,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本来就很繁重,家离学校又很远,但是她还是坚持读写打卡不掉队,有时真的累到嚎啕大哭。后来又怀孕生小孩,当她坐月子的时候,妈妈嘱咐她不要再坚持了,她说我现在如果不跟上,以后就掉队了。在中国人最讲究的坐月子时间里,她坚持完成了团队的读写打卡。
还有老师在当新娘的当天还在用手机完成打卡……
正是凭着这一股执着的坚持与践行的精神,毛校长的团队很快就迎来了她们成长的大丰收:她们的读书模式从本校走到了校外,走到了区里;她们将自己的成果整理成册,出版了书籍,取名就是《叙事》;她们的事迹成果赢得了好几个省级的奖项……
我们常常感慨别人取得的成就,却没有去体会别人奋斗过程的艰辛;我们原本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却因为过程的不同而走向了不同……感恩毛校长的分享,她让我看到了自己缺什么,接下来需要去做什么……
后 记
这次教育行走已经结束,但是我们每一天的行走一直在进行。回来之后我就开启了张文质老师《奶蜜盐》这本经典家庭教育书籍的阅读,虽然生活仍然像之前一样忙碌,但是每天30页的阅读成为了我对自己最低的要求。之前常常很久也读不完一本书,这一次学习回来之后我发现读完一本书已经变得不再难,如果哪天因为某些事情耽误了我的30页阅读,那么就算不睡觉,我也要把它读完,而30页阅读本身确实就不难,特别是我还结合了一些自律的方法做了阅读登记,这就是我学习后的改变。
再次感恩文质教育研究院发起的教育行走,他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越走越行,越行越走,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