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日志(二)

实习科室:儿内科

带教老师:徐丽梅主任

实习学生:李建龙

今天早上,儿内科主任宴明佑老师进来办公室。

其他的实习生都在干自己的事,只有我们几个非医专业的在那埋头玩手机。也许他是看不下去了,一个个问你们都学会了什么?说句实话,没人敢说自己会什么?主任说:“你们这些非医专业的就是混时间的。”一个同学吐槽了这学校让我们来医院实习的安排。

也许主任觉得他说的话有些伤自尊吧,说到:“不过还好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一下,很多人来医院是来看病的,除了医学生没人别人说很每办法体验医生的生活的,你们就看看,学习,学习。特别是儿科,多看看,多学学,对你们以后都有帮助,毕竟你们将来都是要做父母的。”

因为我平时跟着徐老师,知道一些医生在开处方是有些顾忌,这些顾忌就是来自于医保科的压力。比如,有些药对某些疾病治疗效果好,但该药不在报销范围里,医生就只能换一种疗效不是很好但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的药品。

所以我个人感觉医保的某些政策捆住了医生的手脚,让医生无法放手去救治病人。

我把我的这个想法告诉你晏主任,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这应该就是你们学校要求你们来医院实习的原因了。以后你们专业,有一大票人是要去医保中心,医保科的,这些问题需要你们去解决,制定出惠民又不限制医生的政策出来。加油吧,希望你们两个月的临床实习有所收获。”

每天在儿内科查房,写病程,收获知识,但收获最多的是儿童的微笑。

我喜欢孩子,平时查房也会逗逗小孩子,没事的时候也去病房里逗逗小孩子。他们不怕陌生人,也许我自带奶爸属性吧,很多孩子看到我,就小手一抓一抓小脚一踢一踢的高兴得不得了,有些小孩子还主动要我抱抱。孩子的世界是精彩的,不论他们健康与否。

有时候,逗习惯了的孩子出院,会失落好一镇,又少了一个可以逗的小孩。但一想到他们康复出院,却又喜笑颜开。他们很可爱,我和想他们,但我不希望在这个儿内科的病房里再看见他们。

徐主任经常说:“不要去逗小孩子,他们是要出院的,有感情了你又舍不得。他们只是一个过客,再这里,你和孩子和家属打成一片,可是脱了白大褂到街上,他们未必还记得你。”也许吧,主任说得在理。不过看到孩子一个个康复出院,就心满意足了。

刚刚,有个患儿送ICU急救去了,家属在办公室哭得伤心,一下子就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老师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家属哭家属的,老师干老师的。没有一个说一句话,只有我们实习生杵在那里,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儿内两个星期,经历了一台胸穿一台腰穿,学会了一些过程。出了三次门诊,从不会写病人信息到老师放手让我去写,从写不出药名到把药名背得滚瓜烂熟,每天都在进步。甚至没事闲下来看看办公室里的书,也是有收获。

虽然每天早晨六点起来到晚上六点多才回去,有些累,但脑袋是越来越充实。

每天都有患儿走,每天都有患儿进来,日子每天循环,不过每天都经历不一样的人。比如心急如焚的妈妈,不想上学装病的学生,自以为是的奶奶,破口大骂的患儿家属……当然,最多的还是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小朋友。

最后,希望每个患儿都能被温柔以待吧!同时,鼓励自己一下:加油,实习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苦难的意义——疾病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第一章、病兆初现 2013年1月,春节将近,人们忙碌而喜悦。南方的冬天并不寒冷...
    王再春阅读 1,937评论 0 2
  • 1935 年夏季,希特勒决定大力扩建瓦氏小木屋家园。1936 年7 月竣工后,他将之重新命名为贝格霍夫别墅。阿尔伯...
    斯坦威阅读 730评论 0 0
  • 作为当当网的钻石会员。买的第一本书《追风筝的人》,寄到番禺莱茵学院。送过书的那些朋友,地址都保留着。但他们早已搬了家。
    黄皮阿四阅读 195评论 0 0
  • 其实在高考之前,爸爸就一直告诉我说,将来要考研。说实话当时只知道考研这两个字,却不知道它所包含的含义。直到大...
    娜娜宅女季阅读 266评论 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