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学而第一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教育学生,在处世上要有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能够在寂寞中做成应该做的事业,完成应该具有的仁德修养。学,是为了自己的进步,而不要把精力用于怨天尤人上。处世是需要了解别人的,自己心态平和,才能真实地了解别人。不去苛求别人,要把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君子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不忧虑不能树立美好的名声,只忧虑自身的修养不够深厚,不能去充分了解别人。
孔子教育学生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怨天尤人上。这是一个君子乐天知命的态度。患,担忧。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些人患得患失,是内在没有主心骨的表现,内在没有一个正的东西撑住,所以会患得患失。 君子担心的是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才学没有办法提升,他不担心外在会怎么样,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如果想着别人怎么样了解自己,就会有一种期待在里面,这种期待就会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别人理不理解,认不认可,其实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时刻反求诸己。
人不知而不愠,说的是别人不知,自己不生气,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己不知则不能要求别人不愠,自己不能充分了解别人,则有失礼节、恭敬、仁爱。
当你在寻求别人认同时,你真正寻求的是什么。
寻求别人的认同,在本质上是为了保证你的心理“安全”与身体“安全”。在心理层面,获得别人的认同意味着你获得了与他人的联结感,你不再是孤身一人,不会被个体的孤独感与不确定感所淹没,同时令你对自身认知获得正向的反馈,别人的认同会让你确认自己是好的、对的,以及被需要的。而在躯体层面,身体深处传承下来的基因告诉我们,获得其他人的认同意味着可以获得种群的保护,大大降低了生存的危险程度。
认同感的重要作用在于当人们在获得认同感的时候,会油然而生一种我需要向着认同我的那个人靠近,这个过程中就自然的培养了人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在获得别人认同感的同时,人们也会愿意给予别人认同感,这样的人际交往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互动交往模式。
而不良的相处模式往往是互相要求对方认同自己,但是双方却都没有想过先去认同对方,总是寄希望于辩倒对方,让对方认同自己,大家就都在这里叫着劲,你不认同我,我也不认同你,双方各自朝着一个方向走,最后人际关系变得矛盾重重。
在人际关系当中,如果我们首先去认同一个人好的地方,那么接下来别人也会认同我们好的地方,这样双方之间才会朝向对方认同的方向去发展,双方之间的关系才会有所好转,需要懂得去欣赏别人,也愿意付出自己的认同感,人际关系才会变好。
自尊,即自我尊重,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自尊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另一种观点,自尊,即自我价值感,对自己的综合价值的肯定。受社会比较、他人评价以及自己做事成败的自我肯定的影响。自尊有强弱之分,过强则成虚荣心,过弱则变成自卑。
健康的自尊只是具有自我认可的意思,不健康的自尊则具有“强迫”人认可的意思。当然只有自我认可才能被人认可,这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吉鸿昌在美国挂牌示众自己是中国人”、“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等所作所为的意义所在,进而也会使人奋发图强。
由于自卑或说纯粹的自我认可造成的自尊对他人的“强迫”性质,这也使得“过于”自尊的人难免会对他人或产生嫉妒心理、或产生虚荣、或产生自暴自弃、或产生报复心理。说到底,这种缺乏外界尊重基础的自尊不过是“自卑”的结果,是他人或说社会在现实中没能给予其相应地位的结果,即内心逾是“自卑”则外在表现逾是“自尊”,这在心理学将之称之为隐性自尊(“自卑”)与显性自尊(“自尊”)的关系。但是,具有健康自尊心理的人要耐得着孤独,自卑、嫉妒、虚荣都是你前进路途中的敌人,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世界。
总之,健康的自尊除了自我认可结果外,更是社会尊重的结果,但社会尊重又是自尊源源不断的“食粮”,否则所谓自尊必然是难以持续长久的。
思:启示:不认可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同时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自己先把事做到位,不重不威,通过向内看来获得外部的社会尊重。而
在获得外部尊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特意去做讨好的人,乞求别人的尊重,另一方面,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总会不够好,你当然可以努力变得更好,但是另一方面,也请你尝试着接受自己的不够好,因为即使你“不够好”,也已经够好了。
我们需要分辨的是,你是否太过在意于别人的认可,以至丧失了部分自我,或者由于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而感到无比焦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渴望被关注可以理解,但有些人会脆弱到一个程度,就连别人没有点赞,都觉得伤心甚至愤怒,说明对关注的依赖过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