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到自己的想法真的有在一点一点的开始发生转变耶!
比如今天早上对方五点左右就起床收拾,然后有点匆忙,我给他准备好的水果早餐,他忘记拿了。以及对方再一次提到因为他出差担心我没有好好吃饭。
以前我的反应vs现在我的反应
1、他忘记拿了,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开心,这是我精心准备好的耶!怎么可以忘记!会瞬间觉得委屈、被辜负,好像自己付出了,对方就应该就一定要看见!(应该思维)
现在反而更多的是看见事实,看见事件背后的影响——即忘拿了就忘拿了,事已如此,接受就好!
再说了自己收拾的时候,也不单纯是为了体贴对方,为对方考虑呀! 更重要的其实是自己也乐意主动选择这么做呀!(自我负责)
2、他出差担心我不好好吃饭
以前是会想要很抵触,讨厌听到这样的话,甚至表示用不着他关心这个。会把对方的关心理解成:说得好像我这么大的人还不会自己吃饭一样,感觉到被攻击。
(自我臆想,你好我不好的心理地位)
现在则是觉得没什么!我知道这是对方出于关心的问候而已,不是我想的那样,所以自然就不会产生不满等一些消极情绪。
3、钰儿寄的快递,自己没有收到短信取件码但是查件好几次也没有,今天直接询问就当晚取回快递了!其实早到了。
刚开始的想法是——为什么自己迟迟没有主动询问钰儿快递信息?可能会带不悦/不满/责备,一种内在成人和内在小孩的对话!
但是转过头来,我的想法是没事的,已经领回来啦!责备过去的自己是处在一个受害者/加害者的漩涡。
事实已经解决,我的重点没必要放在归罪上,可以放在下次类似事情发生的可优化的部分!
如何做——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先缓一下听听大脑里有什么想法,忌自动化情绪完全支配行动,结合事实辩证再给予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