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的系统部署进行了阐释。全会指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的问题。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新时代好干部。
党员干部要带头讲政治,做政治上的“带头者”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的“本”,主要指共产党人价值观和政治觉悟。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是思想建党的核心要义,也是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党的宗旨,确保自己的政治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每一次的工作决策中,要先审视其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工作的正确方向,同时不断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党员干部要带头讲担当,做风雨中的“前行者”
工作中,干部应始终秉持着敢于担当的精神,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还是面对工作中的失误与错误,都应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敢于担当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时代的“劲草、真金”。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名党员干部只有置身于党的伟大建设才能明白肩负的使命,
党员干部要带头求突破,做创新上的“标杆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变化,工作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要求我们在创新实践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将问题作为推动创新的契机,将创新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创造性成果。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新方法、新思路,力求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新的突破,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促进者,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党员干部要带头创业绩,做工作中的“实干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始终秉持着敢于担当的精神,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不仅要注重工作过程的严谨和规范,更注重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确保每一次的努力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为民谋福祉的业绩。只有以务实的态度、真干的作风,瞄准目标科学干、甩开膀子埋头干、强化素质持续干,才能练就扎实的真本领,以过硬工作业绩实现奋斗目标
党员干部要带头守纪律,做作风上的“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自觉严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败现象,同时要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公私分明、廉洁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