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儿正在准备几个月后的教资考试,有时候我也会听到她的课程里有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这两天老师正在教授面试的一些应对。面试时会有一些现场提问,比如“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会怎么处理”“如果你办公室里有两个老师在争吵,你会怎么做?”“如果有学生家长说你的课讲的不够好,你会怎么答复?”等等,我听了蛮有兴趣,就引导女儿说出她自己的想法。女儿说,“如果遇到学生或家长指责我,我会问他们,我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先对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道歉,然后请他们说出他们想要我改变的地方。”“恩,你说的也没错,你如果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挑剔你指责你,背后有什么样的心理,你就能做到更好的应对了,在你自己还没有做到掌控自己情绪的时候,面对对方很激烈的情绪,在现场你应对的就没那么简单了,这个还仅仅是个考试,在现实中,如果遇到有很极端情绪的人,怎么去应对呢?”
还记得今年疫情期间,咱们东营利津在网上很火的一个视频吗,视频里的男生上课当天他一如既往地迟到了,因老师批评其不交作业、迟到,认为老师不给自己面子,甚至是在嘲讽他,顿时大发雷霆。对老师不停的训斥和辱骂,语言不堪入耳,态度极其嚣张、蛮横。愤怒的情绪一旦被点燃很难控制,一方面女老师可能面对这样的孩子失去理智的情绪完全出乎意料,另一方面这一声声的指责甚至最后到了辱骂咆哮的地步,是不能允许和接受的,或者自己是用心对待学生,希望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管理学生到底错在哪里,老师很委屈也很气愤。这个视频在网上流传了很久,大家对现在不尊师重教的行为都非常愤慨,纷纷指责那个男孩子缺乏教养。我们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更多的是从老师的角度去解读,可是是不是我们也看到这个孩子不是可恨而是可怜,看到他情绪背后其实非常需要被人尊重,需要被平等的对待,也许他从小被挑剔和苛责过,老师的一点不顺耳的话就会激发他对过去的回忆,情绪就来了,我们从他的情绪里多少也可以看到他曾经有过的心理创伤,后来孩子情绪慢慢的稳定点了后,其实他说出了他情绪爆发的原因,是对老师看似平和实则讥讽的语言有莫大的抵触和愤怒。愤怒往往是对方的话语或行为激发了自己内心的羞耻感和愧疚感,羞耻和内疚没有宣泄的出口,便会用愤怒宣泄。从一个人的情绪,看到他背后有怎样的欲望,去识别他,去和他沟通,你就做到了最好,做老师这个行业尤其更要有比别人更深的情怀更大的包容心才能去做,也是对这份职业从开始就生发一份敬重心。再者,这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保护,很重要的一个保护。
还记得去年和我一起学习的一个同学,她是某高中的一名老师,她在小组分享的时候,说为什么她开始学习心理学,是源于一个学生,她曾是个很优秀很负责的班主任,对每个孩子都上心,可是班里有个特别难管的孩子,有次她对那个孩子的一些要求引发了那个孩子特别激烈的愤怒情绪,可是这个老师没有觉察到,总想和那个孩子谈谈,因为自己的责任心总是想试图用一些道理去改变那个孩子的认知,她约了那个孩子聊聊,那个孩子说想去校外的一个地方,老师如约而至,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孩子见到老师过来一上去就掐住了老师的脖子,女老师1.60左右的个子,学生1.80几的男孩子,又高又壮,这个力量让这个老师根本无法抵抗,老师几乎说不了话,甚至感觉几乎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被路过的人救了下来,事情过去了,老师却抑郁了,让她痛苦的不是那天差点失去生命,而是她对一生追求的教育事业的一个挑战,自那以后她开始想改行不再做老师。直到学习了心理学,自己才慢慢的走出来,才有勇气再去面对教师面对学生。
今天老妈送你本秘籍---识人术,当你具备了这个能力的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很好的保护好你自己。“老妈快点说”,女儿很有兴趣的问道。从心理学上看,人分为四种类型的人,一是死的人,二是活的人,三是不正常的人,四是不健康的人。
看到一个人,先去判断他的心理状态是死是活,如果你和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根本不看你,不和你对视,那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对于你的心理状态就是死的,此刻你说什么都是无效的,所以你要停下来,不说了。
如果他的眼神和你是有互动的,你再去判断下他的心理是正常还是异常状态。通常只要有以下一点就可以说明他处于异常的心理状态。第一是主客观不一致,比如明明对面没有人,大家都没有看到,他看到有人向他走过来了,也就是出现了幻觉,或者听到有人在骂他,在监视自己,在迫害自己,这都是不真实的,就是出现了幻觉妄想,就不正常了。第二是知情意不一致。举个例子吧,明明知道老师是为自己好,见到老师应该是礼貌的尊重的,自己也喜欢这个老师,但见到后就害怕就跑开了。也就是他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是不协调的。第三就是人格不稳定。以前这个学生见了老师是很有礼貌的,但是现在他见了老师就骂,前后好像不是一个人了。面对这样的人,你的回应就得顺着他的话说,是的,是有人走过来了。看看前面那两个例子中的男学生就是这类人,当他的状态已经和平时的不一样的时候,你就顺着他们说,是的,老师确实是不够好,没想到你会有这样大的情绪,老师给你道歉,你先静静。让他愤怒的情绪先停止下来。
如果他的心里状态也是正常的,那么再判断他心理是否健康。判断健康的标准有十项之多,但如果简单的说可以总结为三句话,也就是心理健康的人能做到顺境下享受,逆境下承受,绝境下接受,如果做不到的大多就不健康了。对心理不健康的人,反着说,请教对方。变陈述句为疑问句,以请教的方式从而达到目的。通过把自己姿态放低,把对方姿态放高,激活对方好为人师的特点。比如你问他:“我很想请教下你,在你眼里你觉得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和我说下吗?”我们只有对心理健康的人才可以正着说,讲道理,伦理、法律怎么都行。
这几点不难理解。但是在生活工作中,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对方假设成心理健康的人。要知道我们每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心理状态可不一定一直正常而健康。我们的心理活动都是在这4种状态中不停切换的。我们只要具备了这样的识人术,任凭怎样不断的切换我们也能识别出来,识别出来才有了应对的方法,你只要记住,碰到学生和老师激烈的情况下,你先做到止语,也就是老子的智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先止住先不说话,你的心就会能定下来,只有你的心定住了,你的智慧就会慢慢升起了,你也就有了处理这样异常问题的能力了,孩子,老妈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