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感动式牺牲
在中国,我相信大部分家长茶余饭后闲谈的谈资都涉及过,我当年为了我的孩子放弃了XXX,(已有工作 晋升机会 甚至身材美貌等等),好像自己失去的一切安上为了孩子这个光环后都显得让人敬佩,也不管你的孩子需不需要你如此付出,或者没有孩子你能不能做到,总之,要在自我感动的基础上感动他人,最好把岁月或是胆怯或是不足让人失去的都算做为了孩子的付出,这样一切的失去就都有了正当而高尚的理由。
在这里,在我也有自己的孩子的今天,我也面临着继续工作或者回归家庭的选择,如果我选择继续工作,我不会在孩子面前强调我是为了你整天才会累死累活的,如果我选择回归家庭,我也不会在柴米油盐中摔盘子摔碗一有不顺意就要不是当初为了你,我能放弃大好前程么,现在早就是个XXX了! 因为这都是我的选择,现在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婴儿的你无法替我选择,是继续工作或者回归家庭或者其他任何选择,或许参杂了孩子的原因,但是都是自己的选择,这种后果需要已经不是在念幼稚园的家长们自己承担,而不是一味的甩锅给自己的孩子。如果某位家长为了孩子辞职后下海经商盆满钵满,我想他也不会逢人就说,当初幸好都是为了我孩子辞职,要不我也不至于有今天的成功。失败者的借口大多是为了别人,成功的原因却归咎于自己。就像孩子时期被凳子绊倒有的家长会说,都是凳子坏坏,绊倒了我们宝宝,要不我们宝宝比刘翔跑的都快。可怕的凳子伸出了脚绊倒了谁的生活。
二,必求回报式付出
这种情况下就衍生出了必求回报式付出,在中国有句古话,做好事不留名,但是中国的家长们不是,我给你一粥一饭,你必思而后报,最好心心念念,不敢有一时违背。这种回报大多不是物质上的回馈,而是精神上的压迫,因为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所以你必须好好学习,必须百依百顺,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这么多年的付出,对不起我生你养你一回。
可是我们要知道,你在拥有这个孩子之前是为了你自己在活着,而我们自己在拥有这个孩子的时候也没有想过就是为了生下自己的下半生人生目标而生个孩子,孩子带来的喜悦、感动和乐趣,要找谁去收费呢。我也相信很少有家长会说,感谢你我的孩子,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乐趣。仿佛生下的不是孩子而是包袱,而家长就是一个个苦哈哈的债主,一边施舍,一边不舍,念着不求回报,却时时强调付出,事事要求顺从。
三,道德绑架型占有
孝顺二字在中国社会占有的地位让我不得不匿了,这种不问对错只看辈分的愚孝被推崇备至,一个小小的辩解或是试图交流都会被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仿佛只有千依百顺才能对得起养育之恩,只有万般服从,才能配得上传统美德,不论对错,不论是否违心,不容置疑的权威,不容一问的对错,传统的大家长就这样用自己的思维强套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坐在地上衣衫褴褛的人,拍着满是尘土的地面,诉说着千般不容易,按着头让一个拥有独立思维的人顺从他的想法,而周围人纷纷指指点点,不孝啊不孝,当初XXX,为了父母做点XXX又能怎样?
或者在中国的传统孝顺里,就没把孩子当成一个值得尊重的,可以沟通的独立个体,永远是附属于家长,我要怎样,你就的怎样,不需要问为什么,也不能够置疑,成功都是我的方针正确,失败都是你的能力不足。这种道德绑架一直会延续到孩子有孩子,有孩子的孩子时候仍不作罢,孩子这两个字不如说是不容反驳的上下级,代表的是绝对的权威而不是同等的对待,就像一个布娃娃,我不需要你有思维有想法懂对错,你听我的就好,而我,觉得对就好,感觉对就可以,后果你来背,而过程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孝,甚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一个人强行插手另一个人的人生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孝顺了吧,管你今年是有老公、事业、媳妇儿、孩子,你也得听我的,甚至你选择爱人也得符合我的标准,因为我都是,为(我)你(舒)好(服)。
四,都为你好型控制
紧接着道德绑架式服从,都为你好型接踵而来,我都是为了你好!不知道是多少家长扯起来过的大旗,好像出发点是对的,过程和结果就都不在重要,有多少我都是为了你好之后,在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会加上,虽然我都是为了你好,但是这事这么办确实是不对,大多数的我都是为了你好后面接的都是就算错了,就算给你造成了困扰和损失,因为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怎么能狼心狗肺的来怨我?也不管当初的为了你好是怎么一哭二闹三上吊或是威逼利诱的强迫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的指令。
控制欲是可怕的东西,孩子生下来后好像就打上了自己的标签,要事事参与,事事把控,才能放心安心,比控制欲更可怕的是被控制的人觉得的理所应当与失去自我的一味妥协。
五,按尺成长式标准
成长在中国好像就是一个一个时间点,一个瞬间的问题,从来不关乎前期的积累,只是到了这个时间,闹钟一响,你就应该变成另一个人。比如说很多家长谈虎色变的早恋,早恋是中国独有的词,在这个盲婚哑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曾经盛极一时的地方,父母对子女的掌控欲从未消退。
上学就应该好好学习,既不爱美,也不爱人,最好青灯古佛一心向学,而过了毕业那个分水岭,催婚大军立马驾到,不顾你之前被怎样呵令异性都是魔鬼,和异性说话交流都是大错特错,那些年少美好的心动都是影响成绩的罪魁祸首,肮脏而必须抛弃,好像爱情一下就成为了必须品,成为了每个人理所应该拥有的东西,不管你之前种种,现在最好立刻找一个结婚,最好三年抱俩,五年抱仨,才对得起为人一回。
六,谁谁谁家版攀比
人家都XXX,你看人家XXX,人家说了XXXX。好像这个叫人家的是万事万物的最好标杆与真理,自家的永远比不过,可当你追问人家具体是谁的时候,却永远没有答案,就是人家呗,就是谁家啊?人家都这么说,人家是谁啊?都这么说嘛,那个都啊举个例子?都这么说就都这么说,有什么好举的?之后或者恼羞成怒,或是再一万遍的历数自己生养你的种种不易,文不对题只是想压你服从。
成绩好不好,不会说如果你学习不好,你可能很轻松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在爱人面前的底气,而是,你不好好学习,我在你隔壁王叔叔哪儿都抬不起头!你看看那谁家孩子考多少??谁谁谁家孩子都二胎了,你看看你还单着呢,找个人就结了呗,我们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就你们矫情,什么情情爱爱的,生活容不下那么多情情爱爱!种种无视你的成长与付出一味的否认式鞭策。
其实以上种种归结起来就是,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值得尊重的,有尊严的,有选择权的个体,而是一颗可以随意修剪的树木,自己的延续。
回答一下评论
首先说我为什么不写父母不容易和优点的请看问题,不跑题也是优点不是?
然后我现在正在为人父母,体会了父母的不易但也喜悦于孩子带来的麻烦的快乐,我认为这是一种双向的给予和付出,就像胡适说的,父母无恩于孩子,这不是绑架的理由,而我一直把孩子当做可以沟通的对象,哪怕他还不会说话,没有表达,也惊喜于他一点点的回应,如果你把孩子当成动物,孩子又把你当成什么,莫得感情的哺乳机器?诶狗头找不到了,手动狗头,队友别挥刀。
最后成为父母更多的是一种成长和新生,而不是失去自我,从别人或孩子身上获得肯定,生命的意义永远只和自己有关,孩子总有一天会独立,会有陪伴一生的爱的人,麻烦爱好正在老去的自己和陪伴身边的爱人,这才是属于你的一生。
我也爱我的父母,我他们身上也有优点,寻找优点的麻烦审题啊。我也为人父母,但不认为这些是对孩子好,至少我不会忍心这么对我的孩子,我希望他乐观,坚强,拥有独立的人格,正确的三观和自尊心,仅以此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互换立场,谁也不想被这样对待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