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啼哭之声,预示着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人间,似乎像是宣告着什么、又像是想诉说着什么,但周围人们的兴奋和喜悦,慌忙而吵杂的言行,掩盖住了声音的本意,不知多少年过去后,那个新的生命却忘记找回自己的“初音”,渐渐的就忘却了!
人生看似是一场旅途、无边无际的旅程,从出发地到终止地,也许会相交、也许会平行,相交可见交汇之美景,可知循环往复之理;平行可见唯一之境界,可知勇往直前之理。
若是旅行之后,未见、未知,直至告别时,自问何为生命的色彩和意义,又怎会有自己的答案呢?
勘查的经验告诉我,勘查也是一个“旅途”,查明的是一个“死物”,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让未知成为可知,再通过试验、实验和分析,得出需要的结果,满足使用的意义。
同一个项目因不同的人主导,就有了不同的过程,意义自然不尽相同。有些人选择了曲折动人的奋斗历程,有些人选择了知难而退的泄气作风,也有些人选择了见利忘义的龌蹉行为…
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都是可以让人理解的,每个人的条件是不同的,这些条件包括“三观”、物质基础、文化学识、家庭环境、社会意识等等,所以表面看来并无差别,或许财务数据可以显现、或许考核指标能够揭示,这就是看到了能看到的,却未能看到不同的部分,更别说背后的意义了。
懂得意义的人,必然深刻理解了历史,深刻是说未停留在表面的时空序列,而是明白了时空后的东西。那些勇于探索、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积极精神所带来的结果、和那些尔虞我诈、背信弃义、道德缺失的消极精神所带来的结果,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随后它便与你相融了,时间久了也许会成为一种习惯。
地质时代为何能成为关注点,其背后就是成因,成因里夹杂着意义,而成因和意义通过梳理分析、统计归纳,得出大概率或共性的内容,进而得知它为何物、得知它具何性。
年轻时选择过“遇见”之旅,出去开阔眼界,最终却发现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的两种情况:
一是旅途中“遇不见”想要的生活,这时需要标配一颗强大而彪悍的内心,做好此生“遇不见”就算了的心里准备,以及精通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遇上了就坚信“我的坚持终于有了回应”;如果没遇见就要坚信 “该来的总会来的”。
二是旅途中“遇见”想要的生活,但会发现其中的竞争更加激烈,每个梦想前面都有无数竞争者——因为有趣的梦想就那么几个。既无力实现梦想,又不愿意回去过平凡的生活,就只好挤在人群里围观,成为一个心怀不满、郁郁寡欢的梦想围观者。
曾经年少时,长辈们建议过一种“定位”的人生,他们做大量调查以及了解社会和职业,根据这些结果给年轻人做详细的人生规划,期待能够帮助其找到实现梦想的、确切的每一步。然而他们却无法深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的东西在哪里?
生活在一个稳定和有序的时代,“定位”确实是一种极佳的方式,但是,如今身处变化速度让人眩晕的世界里,自己的内心也在每天升级,虽然都是在前进,但变化太快,尤其是加速度越来越快,对未来的迷茫,自然也无法从任何历史中找到答案。
因此,“找回自己”,在这个定不下来的年代,需要修炼和创造人生,因为不知道眼前的世界和自己将要去哪儿,先练就一种在哪都能活好的能力,在有足够力量和眼界的时候,开始创造自己的人生!
若己未现,有何说教之言?再者,若己已现,有何仿之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