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44】八佾篇第四则

今天学习论语第四十四则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一般的礼,与其铺张奢侈,宁可俭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丧戚。”

读书笔记

“奢”、“俭”,代表两个极端,“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质,即真诚的心意。为什么会铺张奢侈呢?因为礼各种外在仪式的完成,需要花费大量钱财,所以富人比较容易做到。平民百姓比较贫穷,只好简陋一点,但简陋就不能达到礼的要求。“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与此有关,这也说明大夫与庶人有阶级的区分及背景的差别。

真情是“礼之本”

丧是礼之大者,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本章和前一章都强调真诚的情感才是“礼之本”。

奢与俭无法并取,易与戚却可以兼顾,只是必须区分本末。或许这就是孔子答复“礼之本”的要旨吧。

这段话表明了孔子“承礼启仁”的基本观点。孔子所承的礼来自夏、商、周,尤其是周礼,孔子承接之后,把礼与仁重新结合起来,为礼提供人性的内在基础。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我解释儒家的重点。接续过去的礼,再启发内心真诚、自觉、向善的力量,这才是承礼启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