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教育竞赛中的家长,请家教给孩子讲最难的题,有父母让保姆发视频验收学习成果,打开某家教网站,仅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家教数量就在58000名以上,升学辅导的内容十分庞杂,从“幼儿陪读”跨越到“高考心理辅导”,除了常规的考试科目外,还有奥数、编程、跳绳、耐力跑……内卷大潮蔓延到孩子身上,我们到底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工具人,是2020年十大网络热词之一,指被异已需求物化的人格。郑爽的妈妈这辈子的希望是做一个明星,这个自己没能完成的梦想就被她延续到自己的亲生女儿郑爽身上,从小对郑爽就是军事化管理,习惯用规则和武力达到管理女儿的目的。而不是爱、尊重,用情感来和孩子交流。《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宣传期,郑爽随着快乐家族一起去海外做节目。就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她突然站起来往外走,蹲在地上不说话。何炅问她:“小爽你怎么了?”郑爽说:“我突然一下就觉得,好像我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我没有在做我想做的事情。回顾郑爽的成长经历,几乎都在完成父母的理想。也许,郑爽本身从未感受过自我生命真正的价值,对其他的生命也缺乏敬畏。
空心病,由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教育长期重视知识教育,只育分不育人,用单一分数标准评价学生,这让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个性和兴趣得不到充分发展,是厌学、倦怠情绪的根源。
一种是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还有一种是父母不甘心自己的孩子被人落下,或社会价值观要求孩子只按照他们的标准努力。却唯独忘记了,孩子是一个个体。是属于他自己的独立的生命个体,他借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是他自己的。
真正对孩子负责任的教育是:了解孩子不同年龄心理阶段特点,从而明确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什么并给予相应的引导。教育孩子,需要的是引导。要求、批评、标准、苛责,孩子展现的是逃避甚至反感。那他内心感受到的永远不是他有兴趣去探索世界,而是不停地内在进行撕扯。尊重孩子的想法,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按照别人家孩子的标准去培养。学会因材施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家长的责任就是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让孩子们在他们自己擅长的领域上自由地发挥。
爱与自由,爱心与理解,才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基本准则。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自主的人,相对完善的人。这个世界有比成功更重要的事,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他不可以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