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328 定价: 49.80元
1
自从带娃以来,我开始尝试写东西。上学时有点写作能力。在刚参加工作时,有朋友劝我从事写作。有了这么一点认可,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天赋能力不会消失,想写就能写。多年工作后,再拿起笔来,我发现自己一没想法,二没见识,三没文笔。我写,改,再和别人的比较,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天赋能力少得可怜,写作需要训练和学习。有时,我看到别人的文章,真想放弃了,觉得自己永远也写不出来。不管是我曾经认为自己天赋能力不会消失,还是现在看到高人就想放弃,这都属于:固定思维。
所幸我在这时候看到了《终身成长》。这本书的很多段落就像对我的逼真素描。我相信很多人也受困于固定思维,包括这本书的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教授,她也曾经是个严重的固定思维者:相信天赋成就一切,认为努力是没有天赋的人才需要的,喜欢表现得自己聪明,相信自己与众不同。
与之相对应的是成长思维:相信努力可以达成目标,积极面对挑战,相信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优秀。
读这本书的过程里,让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固定思维是怎么养成的。从小周围的环境都在营造充满评判的氛围:当做出一点成绩,师长夸奖我聪明,这会在我内心滋生出一种优越感,而忽视了其他同学或许只是方法不对,或许不适合目前的学习方式。周围的老师长辈对其他人的论断,比如“那个人看起来傻里傻气”,“这孩子就这样了!”,这些自负无知的言论都在小孩子周围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的环境。
到了中学时,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师有次把我单独叫出去,特别告诉我“你是最聪明的”,并且比较了我和其他同学的智商。这些话当时给我带来了强大的优越感,随着时间流逝,它的副作用慢慢彰显出来:我下意识里相信我不用太努力也能考上好大学,我相信了天赋,所以在高考的后半年我几乎放弃了学习。到了大学里,我依然相信凭着智商和天赋,我不用太努力,也能学会很多东西。我放弃了在年轻时宝贵的提高自我的时间,把大好光阴都浪费在了自己营造的舒适区里。
固定型思维者到学校里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天份。
受分数决定论引导,上学时,我注重掌握解题套路,却并没有理解周围的环境,也不明白学的科目和周围世界的联系。最终这些套路对我的生活没有形成任何助益,而幻觉一般的优越感又妨碍我继续努力。或许很多人都有和我相似的成长和心路历程。早几年时,我发现了自己和周围人身上的这种现象,却没能总结出是因为什么,直到阅读了德韦克教授的《终身成长》,才发现事情的本相。
2
作者德韦克并不只是空口在说,她的结论都有大量研究、实验支撑。在固定思维环境里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被固定思维影响,会判断他人、对他人不耐烦、相信自己的智力、害怕挑战,因为一旦挑战失败,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样的孩子容易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而在成长型思维环境里的孩子,对他人更宽容,相信努力可以获得成绩,当事情不通时会变通手段。
固定型思维者的落足点总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上,而不是个人成长上。如果你问一个固定型“什么时候感到自己很聪明”,他们多半会回答,在自己感到和别人不一样、比别人更强、自己很特殊的时候。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关心自己能否提高。
3
在书中,作者请读者回忆自己认识的固定型思维的人。我想起来了很多人,他们和我一样受困于这种思维模式中。还没毕业时,我去学校附近一家单位实习。当时分给我的领导,给我的感觉是喜欢在各种场合里证明自己的优秀。他害怕自己的形象破坏。如果出了问题,结果证明是他的错误,他会拒绝承认错误,并且把错误变成: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你没见过这种方式……他喜欢说行业里的生僻字眼以表现自己博学多识。有次要听一个行业大拿讲案子,我心想“这位领导说的话,我多半听不懂,这位行业大拿的话,我一定更不懂啊。”。谁知最后这位大拿的话我都听懂了,没有一个生僻字,深入浅出把事情说明白了。这位行业大拿给我的感觉是热爱我们的行业,自然而然达成目前的成就。而这位领导孜孜以求这样的地位,虽然仅在他已有的地位上已让他可以在更低的人面前表现出优越感来。
一个固定思维模式者容易在心里时不时把他人拎出来评价一番。但我们时刻需要记得,了解了这种思维模式,不是要我们批判他人,而是为了理解。
德韦克也请我们回想认识的成长型思维的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先生。我先生从不论断他人。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有可塑性。当我犯了错误时,我内疚自责,他会说:“你只是摔坏了一个东西,下次你就会更小心了,不要评价否定自己。”我记得和他一起开车出门,在车里我把蛋糕掉在了座椅上,他哈哈大笑,说“这种吃法也不错”。我想,在其他地方和其他人,我只会听到“以后小心点”,“你就是这么大手大脚的”,“得擦干净,要不碎屑会掉下去”。有次我开车时负气开得快,撞到了附近的车。我吓傻了。他处理好事情后,只和我分析我的错误在哪里,下次怎么避免。
进入一个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一个新世界。在固定思维眼里,我是个loser。在成长思维眼里,我只是这次失败了,失败并不能对我下定义。我很幸运拥有一个成长型思维的先生。固定型思维并不是不能改变,然而改变需要花费意志力、时间。而且我本身已经是固定型思维,再遇到一个固定型思维的男人,想必生活起初也会艰难许多。
4
我很容易受人影响。而固定型思维的评价在耳边一直不断。我不能责怪周围的人,因为我也容易评价他人。然而,虽然有这种理解,我认为自己今后交友还是应该遵循一个原则:是否爱论断、评价他人。
除了选择配偶、交友要注意对方是否具备成长型思维,在职业道路上也应该注意选择的领导。一个领导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形成公司或部门的文化,从而影响改变职员的思维模式。我记得多年前任职过的一个公司领导,在座位上和旁边的下属,看起来得意洋洋地评论部门里的同事:“张某某性情不好,李某某做事太拖拉,王某某总是丢三落四……这些人哪天别捅个篓子。”我当时只是惊讶于这位领导如此不体面的言行,现在回想起来,这位领导是在把固定型思维传播给另外那位下属,并且会影响全体员工。这会让其他人暗暗担心自己会验证这些负面标签,一部分脑内存用来处理这些没用的事情,影响个人情绪,也会降低公司士气,拉低生产效率。
德韦克在书中讲了什么是好的领导,以杰克.韦尔奇为例:不特别表扬某个员工,强调团队协作,开除掉通过威胁恐吓提高生产力的经理,以员工辅导为主,帮助员工发展,而不是努力彰显证明自我。
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沃伦.本尼斯:我相信,每一个人,无论是处在什么年龄或者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实现自我改变的可能。
5
固定思维模式者更容易相信天赋。比如,当想到迈克尔乔丹、爱迪生、达芬奇等成功的人时,人们倾向于归功于他们的天赋。作者德韦克在书中举了大量例子来说明,这些成功的人,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更重要,甚至一些世界冠军是根本没有天赋的人。人们对“天赋”给予神话般的崇拜,这让人们容易忽视努力、技巧、培训这些同样重要、能带来成功的东西。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个解脱。我曾经认为自己与很多事情无缘,比如我坚信我与音乐节奏无缘,我也学不会开车,学不会打网球。现在我知道了,我只是缺乏环境和训练。至于是否有兴趣,那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决定一个人成长,不是是否努力,而是是否相信努力。
6
我也会常常想起自己在出去玩时、参加晚会时的着装、表现,然后想象别人会如何评价自己。这实在太累了。看完这本书,我反而同情那些评价我的人。因为他是个固定思维模式者。他在自己生活的其他方面,一定也会展现出这样的品质,从而会影响他的生活、职业、人际。
我也开始停止幻想自己的完美形象,而是接纳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不善言辞的特点,不受制于那些评价我的人,在人际中自然呈现自己本来的样子。
成长型思维把人看作流动的河中的一瞬间,而不是永恒的死水。当我停止了评价我自己,我也停止了幻想别人如何评价我自己。当然,这种解脱需要不断地练习成长型思维才能得以持续。
7
恋爱方面也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而我在更年轻时,是严重固定型思维:我们俩人只要合适,就一切都没问题。如果还需要努力经营,那说明我们不是天生一对。
当然现在我不再这么认为。王子和公主相拥走向远方,那只是开始。出色的两性关系研究者约翰.戈特曼说:“每段婚姻都需要努力来保持不脱轨;将伴侣聚在一起和将他们分开的两种力量之间,永远存在一种张力。”
看完这本书,我有个应用。我们准备搬家,准备把一个旧沙发在网上卖掉。有骗子趁此之际,通过网上支付的手段骗走了我们2000块钱。想到骗子居然就用手机得意地刷走了我们2000,我想起来就愤怒、沮丧。我忍不住责怪先生不小心、不谨慎,也拣起来以前一些陈芝麻烂谷子说。我先生从不会这样,他面对我的指责,告诉我要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这个问题。
婚姻需要经营,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享受婚姻带来的亲密和满足。后来我聚焦于如何解决事情,而不是再耍情绪。
顺便说,这件事情后来得到了解决。我先生在警方告知“这种事破不了案,多了去了”,美团告知:“请联系警方,我们会配合”的情况下,没有责怪双方相互推诿,而是尽量平和与美团沟通,请对方理解我们的处境,不论是为了客户利益、美团形象,都应该解决此事。最终经过几天的消磨,美团同意赔付我们。
我先生的成长型思维并不是要改变我,他一直接纳我,从未想按着自己心意塑造我。他帮助我挖掘自己的潜能,期待我由内而外的改变。有些事情,我事后回想,觉得自己做得想得很幼稚。后来发现,我先生早就这么觉得了。但他不说什么,等着我自己变化。
和我先生在一起,我头一次感到不被审判,而是在被告诉:你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我对你的成长感兴趣。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我从中得到的收获,不止于上面这些。也建议每个人拿起这本书阅读。德韦克说,每个人身上都有固定思维的人格,只是对此有意识就是改变的开始。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阅读会有新的理解,再一遍遍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活、教育思考,有时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因为你看待事情的视角变了。
了解这一点,也会让我们对他人更有恻隐之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的确,我在学习以后,对一些愤恨于胸的事情,有些放下了。包容的心不止是美德,还是一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