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长大的,农村的环境很少家里有藏书的,有的也都是武侠小说系列,其他的很少。上小学时候我的二叔在公社文化馆工作,我自然能看到更多的小儿书,在那会能有小儿书看已经是不错了的,不像现在有很多品种的书可以看到,从传统国学到漫画系列应有尽有了,我小时候那个年代都是不敢想的事。
工作之后看的书相对比较多些,也杂。从各种杂志到历史文献,从小说到人物自传都看一些,除了打发闲暇时光也为了在和人聊天时能多些谈资。本人一直很喜欢马未都的文字,开始看博客,后来看书,一直追随着马老孜孜不倦的做着“马札”。马老的文字诙谐幽默,谈历史说实事,从饮食起居到历史政治都有涉及,长了见识也开拓了思维。
中国文化深厚久远,文字和话语随着历史的进程演变的越来越简洁,古人说的话到现在是什么意思都得有人专门研究。李白的《静夜思》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床”指的什么,现在的很多文字研究者和历史学研究者都在争论,马老在博客和书中都阐述了这个“床”指的是“胡床”即“马札”,诗的原意也是说李白忽然来了兴致拎着马札坐到院子里看月亮,有了思乡之情一时兴起就写下了千古名句。作为常人不需要知道这个“床”到底指的是什么,只是要理解诗的意境,能明白诗词中表达的意思就足够了,但是要教育下一代就不光要知道大致意思了,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歪曲了其中本意。我上学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说的大概意思就是躺在床上看见了月光等等,现在想想在古人的居住环境、房屋结构和用词规律等就不可能是躺在床上看月亮了,更应该是坐在院子里看。
不能怨恨误导了我这么多年的老师,那是因为我学的时候资讯没这么发达,老师涉猎度局限,欣慰的是我找到了弥补知识不足的途径,我能把更好的诠释讲给我的下一代,虽然理解的诗词很是浅显有限但也遵循常识,读史的时候不在盲人摸象。
2012、08、26夜於京
笔者注:小文写于七年之前,近日带友人游览观复博物馆又看见了“胡床”,遂想起多年前的小文,特转载于此。
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些难,拿写作来说也是,总在励志拿起笔坚持写点什么,总也没时间,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时间和乳沟一样,挤挤总还是有的。因为犯懒又抄了一篇小文,还好,我是抄自己的!
2019年4月11日夜于京
图片是不同样式的胡床(马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