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处暑时节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处暑养生早睡早起适当午休,保证睡眠访秋乏;主动多次少量饮水防秋燥;天气转凉,适度“秋冻”增强人体御寒能力;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个夏天确实正在走向末期。但到了秋天,有人觉得是收获的季节,有人觉得一年忙忙碌碌没有太多收获;有人觉得秋高气爽,有人觉得自古悲秋。
季节的变换,尤其是由热转凉;人们不仅仅是出行衣服上的增加,也在心情心态上有很多起伏。尤其很多人都会莫名其妙的烦躁,甚至烦躁总是伴随着春夏秋冬,是个问题。
那么人为什么会烦躁呢?何谓烦躁?胸中郁热不安为烦,手足扰动不宁为躁;所以伤寒里面就会有两个侧重点。
燥烦、烦躁,一个侧重烦,一个侧重在躁。
像虚劳篇: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总体来讲就是这个汤剂使用方法用现在来讲就是郁热不除,夜晚在肝胆时分出现睡不着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的。
像火逆烦躁者,桂甘龙牡汤,这是烧针误治,心阳虚衰,浮越而烦,所以要温阳而重镇安神。
还有一点烦多在气上,是属阳胜;燥可以从烦传导过来,属于阴盛。
烦、躁、热、寒,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各守其位,东南西北中各守其位,雷电风雨各司其职。
秋高气爽还是自古悲秋?是烦躁还是疏阔?有时候是我们身体出现了问题,有时候是我们的心态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要根据各自情况去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