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格勒内勒街七号是一栋漂亮的高档公寓,居住在此的都是达官显贵、精英分子。住在六楼的帕洛玛是个智商超群的小女孩,十二岁的她这样解读虚伪的成人世界——
与我家来往甚密的那些人全都走着同一条路:年轻时尝试着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回报,像榨取柠檬般获取知识,谋得精英职位,然后倾其一生都在愕然中思忖为什么这般费尽心机到头来却只落得如此无意义的人生。人们相信追逐繁星会有回报,而最终却像鱼缸里的金鱼一般了结残生。
在帕洛玛的眼中,外在世界是荒谬的,于是她决定在十三岁生日那天自杀,并且放火烧了父母的豪宅。
公寓的门房是个“人见人不爱”的妇人,名叫勒妮。她五十四岁,“寡居、矮小、丑陋、肥胖,脚上布满老茧”,“是一个平庸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勒妮养了一只肥胖的公猫,名叫列夫——“列夫·托尔斯泰”的“列夫”,她偏爱托尔斯泰和司汤达的作品。除了文学,她还钻研历史、哲学、政治、社会、经济等学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秘密的小书房。但因为当时的法国社会阶级分明,身份低微的她把博学、优雅的一面刻意隐藏起来,以邋遢的形象示人,故意用错语法、假装听不懂高雅词汇,在她小小的房间外面,努力扮演着一个又老又丑、贫穷粗鄙的门房形象。她掩饰着自己的秘密,告诉自己——我必须扮演好众人眼中一贯认为的门房角色,我得小心翼翼地和他们打交道,不能涉足不属于我的世界......
一次机缘巧合,帕洛玛发现了勒妮的秘密,她认为勒妮选择了一个绝佳的藏身之处,并因此放弃自杀,告诉父母“我长大以后要做门房”。勒妮也发现了帕洛玛的与众不同,精神上的共鸣和互相欣赏使她们成了忘年交。
直到五楼的美食评论家过世,公寓里住进一位退休的高级音响日本代理商——小津先生。小津先生全名小津格郎,是个彬彬有礼的日本人,他有真才实学、细心、品位高雅,更重要的是,他不像法国的一部分上流人士那样带着成见去看待别人。第一次照面,勒妮不经意间嘟囔了一句“您知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出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小津格朗接口道:“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随后,他又得知了勒妮养的公猫名叫“列夫”,列夫·托尔斯泰的“列夫”。他觉察到勒妮并不是个普普通通的门房。
在与帕洛玛的交往中,小津先生也并未因她年纪小而敷衍了事,他真诚、有礼的态度赢得了帕洛玛的喜爱和尊重。在一次交谈中,帕洛玛这样描述勒妮:“米歇尔太太,她有着刺猬的优雅: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猬一样细腻,刺猬是一种伪装成懒洋洋样子的小动物,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事实上,勒妮的伪装,并不是仅仅因为她不想被周围的上流人士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但在做门房的二十七年,她对于自己的过去始终缄口不言。勒妮内在的优雅吸引了小津格朗,小津谦和有礼、博学高雅的气质也同样吸引了勒妮,他们的品位、审美十分相似,性情也十分合得来,两人之间的感情无关外表、无关身份登记,更接近一种“灵魂之爱”。这段感情也使勒妮隐藏多年的秘密被挖掘出来。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个颇有因果和逆转意味的结局,让这个故事笼罩上了一层悲情色彩,更加令人回味。
这本书名叫“刺猬的优雅”,作者妙莉叶·芭贝里是一位法国女作家,曾经在诺曼底教哲学。书中运用蒙太奇手法,通过帕洛玛、勒妮的自述来展现故事情节、深入地体现她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这本书除了故事情节以外,还以幽深的思想著称,作者凭借它成为法国当代知名畅销作家,并获得法国外交部援助,于2008年前往日本驻地交流。
主人公勒妮、帕洛玛的伪装就像刺猬的尖刺一样,是她们的铠甲。也许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伪装自己,出于自我保护或者其他原因穿上“铠甲”,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不敢表达,但内心深处,是否也希望有一个人可以看穿自己的伪装、看到真实的自己,并且理解、接纳真实的自己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会有这样的人,如果还没遇见,那仅仅是因为还没遇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