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到2018,距离我参加高考整整过去十年了。十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女人又意味着什么?
青春,岁月,终归都太匆匆。没有爱情,只有友情和学业的我,能不能算好学生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那个时候,听广播、看杂志就是我最大的娱乐,我不报班、不拉晚,最多自己做做练习了事,每天能多睡个把小时就是我最大的追求了。
在这样有规律的作息下,在我那一考试就紧张的心情影响下,在我那并不聪明大脑还算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最终以年级第二、高出一本分数线近十分的成绩考上了本市一所还算说得过去大学,既非211,也非985。
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在刚入学的时候感觉到了深深地自卑。周围的同学,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名校、高分、荣誉、多才多艺。而我,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
有段时间,我妈看出我情绪不好,忍不住问了原因。后来她告诉我:昔日优秀的他们,如今跟我进入了同一所学校,有的还分在了一个班。这一步,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后退,对你来说可以算跨越。你为什么要自卑,你应该骄傲!
这样的安慰让我特别受用,虽然一时半会还是没办法完全想通,但总算开始振奋精神,去做想做的那些事了。文学社、话剧社、辩论社、学生会秘书处……遇见感兴趣的社团和组织我都不愿意错过。
那时候总觉得精力用不完,野心也在疯狂生长。我对自己说:改变不了过去,就好好经营当下。
现在想想,那时候为了让自己不胡思乱想,我拼命填满业余时间、让自己忙起来的做法可能有点傻。好在,多少都是有收获的,认识了一些朋友,也在每年毕业季和开学季的复盘时,更好地了解了自己。
犹记每年文学社纳新时,看着那些青涩孩子,总能回忆起当初的自己,想起从高考到大学生活刚刚开始时那段踌躇满志的时光。
每一年,除了高中,大学大概是对“高考”情愫理解最深的地方。从一个终点到另一个起点,路途远近是的感官是空间上的,更是每个人不同的心理刻度。
年岁渐长,恋爱,结婚,生子,带娃,生活总在变化。可对于高考,总会有意无意地投入一些精力去关注,和爱人侃一侃那些有意思的作文题,说一说当年自己考试前后的状态和心情,慢慢地都演变成一种习惯。
去年,和伙伴们一起做了“高考”主题征文活动,共同体味了不同年代的不同高考情缘。今年我们计划计划在刚刚开启的分享活动中,做一期特别的话题讨论,内容就是关于高考作文题。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四十多年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高考记忆,作为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节点,与其论高考的重要程度,不如论其文化符号和生命坐标的意义。高考的存在,就好像春晚一样,是一种仪式感和奔头,只要它一直在,我们就会一直与之相守。
昨天清早醒来,他突然对小家伙说:再有十几年你就要高考了。我一时愕然,后来想,这本来也没错啊,要是没有高考,拿什么配成人礼呢?家长拿什么在这十几年里跟孩子唠唠叨叨,谈人生,谈理想呢?
所以,时不时地回忆回忆高考,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