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景观摄影对中国当代摄影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期摄影技术产生并且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但着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艺术观念的态度也已经转变。“意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片照片,它所能够包含的概念也已经不再事一件事、一个人、一种态度。摄影这种最新的传统艺术形式也从最早的艺术与技术见超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表现在所有人面前。
摄影艺术虽然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其发展过程饱受争议,但是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却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大胆的挑战传统,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注重异质性以及唯一性,排斥整体;相比较于现实主义而言,它的特点就是反对正统具有不确定性与破碎性。上世纪末开始,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势席卷中国。神秘、新颖的视觉形式逐渐代替传统的视觉形式进入大部分艺术类别让很多的青年艺术家蜂拥而至。但同时,这种新的视觉艺术形式所带来的反思也随之而来,它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吴时敏
他把一组内容涉及经幡马旗、神山神石、佛塔庙宇、山水云雾却不见一人的作品大胆归类为《人与自然》,足见其艺术眼光与个性的独到特异,出尘脱俗。解读他这组作品需有“悟诗如悟禅”的精神与修为方可真正明其深邃涵蓄的精妙。
吴时敏没有去猎奇宗教的神秘和文化的特异。在他的艺术语境中经幡马旗、神山神石、佛塔庙宇已不是简单意义上带有神秘色彩和雪域风情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他透过藏人这些自然崇拜与神灵崇拜的精神渴求与情感表达彻悟到人与自然最本真的终极关系,从而让它们成为有深刻思想的精神载体。他让自己的思考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文化、民俗、艺术以及旅游中超越至人类生存与自然关系这一哲学命题的至尚高度。他让思想成为这组作品的灵魂,让技巧几乎退隐到微不足道、无关宏旨的地步。他追求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怀,用最质朴的手法表达他对自然最虔诚的敬畏。
从作者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作者通过各个视角体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明显的明暗黑白色调体现出大自然的威严耸立。
陈复礼
陈复礼的摄影作品具有浓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独特风格;他把创作实践与理性思维的东方特色的中国摄影推向世界,形成了我国当代摄影美的重要坐标,从而确立了他在海内外摄坛的地位
张克纯
摄影师张克纯花了四年时间,几十次在黄河流域往返行走,拍下了这些看上去荒诞但确确实实发生在中国的场景。北流活活的名称源自《诗经》中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是描写黄河流水的声音。在《北流活活》里,他尝试,寻找,以此想发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某些命脉——那是一种生活张力
张克纯有意将自己的视角与拍摄对象拉开遥远的距离,从相机微小的镜头与广袤辽阔的西北大地对话,因此这不难理解在构图的景观中弥漫着的大面积质感的烟灰、沙黄、灰绿,在视觉上形成一种着意缓慢的节奏,而人的出现往往渺小,其行为又带有某种无意识的荒谬感。我认为这些作品想表达的是如今城市化之后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旅游业的兴起对环境的破坏,即便是黄河这样承载的中国历史底蕴的世界第一长河也抵挡不住人们对环境的漠视。
虽然当代对于西方的后现代摄影艺术的评价褒贬不一,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我国当代的摄影艺术却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摄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创新,后现代的摄影艺术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手法,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展现了摄影艺术的新体验。中国摄影艺术也受到了西方摄影艺术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方式,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摄影艺术的创造,创造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