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诞生于1963年,其要旨是怎样妥善处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统筹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调整利益格局之复杂世所罕见。新征程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凝聚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学习,我认为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倡导共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单纯的依靠群防群治已经远远不够。要大力推行嘉兴、绍兴等地创新做法,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在管理内涵上,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更加突出扁平化,更加强调社会多元参与;在行政流程上,改进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服务供给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在治理模式上,从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权力本位向多元化的、社会本位的方向转变。
二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预防。近年来,各地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利益格局调整、心理失衡问题增多现象,在推进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心防”手段预防和管控社会风险。主要是以“我的心理谁做主”为主题,让群众在自我体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认知中,了解掌握心理调控方式方法。部门层面,在公安、城管、信访、学校等重点单位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点,做到经常性释压与及时性干预有机结合。同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工青妇组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
三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探索智慧治理。要积极探索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在“互联网+”矛盾化解方面,对市、县、乡、村四级的矛盾纠纷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和梳理,整合矛盾纠纷网络热线平台,探索建立网上研判、网上调解、网上信访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提升对矛盾纠纷的预防、研判与化解能力。在“互联网+”公共安全方面,注重整合技术信息资源,创新公共安全防范手段,建立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