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你需要慎重地选择相信什么
这句话虽然蕴含着满满的负能量,但你却很容易接受并相信。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人与人之间要通过许多种方式才能彼此了解,而古语早有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话你相信了,你便有意无意去验证。
在大学生毕业包工作分配的时代,组织分配你到哪里去工作你就要去,曾经尚在中学读书的我因家中有人读大学,刚好毕业那年不包分配了,农村的家人们都有些恐慌,担心不分配就找不到工作了,但事实上那时市场上大学生是供不应求的,一个人往往有许多的选择,其实比包分配时好许多。
记得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被教导最多的就是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不要种地。这其实是农民阶层希望改变自己所处境遇的愿望表现,只不过是寄托希望在下一代的身上。这背后一直隐含了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美好生活了,你也相信了。
但是这种小农的思想令许多现代的农村大学毕业生痛苦不已,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俨然已经不是什么社会精英了,而是失业的代名词,找不到工作也很正常。而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满载着祖辈的希望,面对激烈的竞争没有安全感,当所学的专业不被社会大量的需要,他们许多便成为了高等教育批量化产品中的次品,尤其是如果他们自己也这样认为,那么便难以去改变生活的恶性循环。
《精进》一书的作者,名牌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他自己所写的文章描述博士刚毕业那段时间的境遇,印证了入得好学府还不如有关系。当他无法进入高校任教失业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中,他体会了很多生活的残酷,即使是亲人,也会觉得无法忍受一位名牌大学的博士失业在家。
所幸他并没有真的相信,这位心理学博士其实用行动最终还是证明了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可以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照样很幸福快乐,他用自己的行为改变了自己的境遇。
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说道:人们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信念和感受加以辩护。当人们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会尽力让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
如果你轻易地相信了一些没有经过你验证思考的道理,你会听从意念的指挥用行动去实践你所相信的。
02你只是相信还是笃信
记得刚读研究生时候,我的导师上课时就和我们说过一些读书的方法,但那些方法其实都逃不过一个字,做;两个字,死磕。
我的导师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也是个对学生好并且做人认真实在的教师,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和治学的哲理。
他很坚持,他和我们说过,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他读过七八遍,即便这本书公认的很难读。他还告诉我们,他读书时每天坚持读书6个小时以上。
他已经成功了,他才这么说的。这是否是你的想法。或者你也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你认为自己还是缺少了天赋,而天赋这东西谁知道呢!
其实你可能确实相信我所说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你问问自己是笃信其中的道理吗?笃信代表着不仅你相信,而且还坚信其中的道理是绝大部分人都可以遵循并实现生活境遇的改变。
03意念与改变存在着一条鸿沟
你相信了,其实那些还都是别人的故事,你相信再多也都是别人的故事,与你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重要的是你会去做吗?你会去持久地坚持做吗?
意念与改变永远存在着一条鸿沟需要你用行动去跨越,生活没有发生改变的其实就是没有跨越成功这条鸿沟,这条鸿沟的大小差别存在着你希望改变的每一件事情上。
其实在公司上班也有这种体会,你学习一样技能或技巧,自己独立的去操作一遍与别人告诉你一遍是完全不一样的,教你十遍还不如让你独立操作一遍。
我也一直深信我导师所教导的那些道理,我甚至笃信每天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书,每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但我自己深刻地明白持久地践行很难。
行动,持久的行动是改变的现实发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