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班回来一直没有一整块自己的单独时间,我有点着急了。 很希望自己能有块自己的时间。
我整理了自己的几个卡点1. 当我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我有比较,我怕自己被评判。在课间的时候JENNY 帮我分析的我很认可,其实我很喜欢我同事,我再她跟前有比较是因为有自我证明,有自我证明其实是感觉自己不够好。 是的,跟她在一起她会勾出我的 我不够好的那个部分。即使她对我有评判,如果我不认同,那也是不会受伤的。 每次跟她见面其实我对她也有评判,有比较,每次见面前我要做一些心里建设才不至于被击垮。
我知道了,其实那些感受都跟别人没有关系,只是我有那些钩子,所以才会被勾到。 如果我对自己很笃定,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如何评判,我不认同,那些评判是他们的,我真的一点不会受伤。 为什么会受伤,是因为我有对自己的不够确定,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被他们的眼光,语言勾到了。然后,我好受伤。 这个里面我要去做自己的功课,每天看到自己,肯定自己。接纳自己。
wendy ,淡漠素心,阳光姐姐,俊晗简书觉察日记每天一篇,我看着焦虑啊。那么好的文笔,我咋就写不出来,很容易就有比较,有自我评判。 转念一想,他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其实是我创造出来的,我的世界有那么丰富的可能性,我可以做分享,可以写文章,可以录喜马拉雅 ,即使写的不好,也可以写出来。那是我真实的感受。 同学中还有要学习发声的,因为看到了刘凤老师的变化,从前是铿锵有力,现在的声音是温和坚定。让我感受到她的由内而外的变化。我对写作,发声都感兴趣。问过阳光姐姐,在哪个二美群里学的写作,要来了微信和链接,也要开始学习。不管我是坚持下来22天的写作练习还是中途而废,这中间都是有价值的。
2. 下半年当我决定在家陪一年级的女儿的时候,我选择了和我的同事不一样的路径。他们以工作为重,而我选择以陪伴孩子为重,心理学为重,我们选择不一样的侧重点。 这个里面我有忐忑,因为我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担心被否认。 因为我有时候也怀疑自己这样做到底对吗?我只知道这是我目前最好的选择。 两个孩子,晚上我带。 老公周末回来一次,女儿一年级有适应性焦虑,我作为一年级孩子的家长也有焦虑。我和同事一起上班至少目前是能量场不匹配。 彼此都无力做到接纳,那我就允许我们彼此给自己一个空间时间来沉淀自己,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段时间不见同事还很想念她,想念她的好,在一起又都有不舒服。在这个世界上依心而活是需要力量和勇气的,虽然现在有忐忑,不从众,我还是知道自己进步了。更尊重自己的感觉和节奏。
3. 每次在团体当中去表达一件事情,告诉他们我如何把这个事情解决了。用同学的话说就是我自己圆回去了。是的,其实我表达出来,只是要一个看见和认可,和夸奖“你看,我自己搞定了我的情绪。我很厉害吧,我很用功吧。”我知道自己这个模式由何而来。而需要夸奖很像我小时候经常被老师,长辈夸奖,于是做事更朝着他们夸奖的方向去努力。我不知道自己的喜好,我一切都只是迎合他们,我需要一个认可,你是个好孩子。是的,一直以来,我都是好孩子,老师说早恋不好,我就不会早恋,为了不早恋,青春期,我不打扮自己,甚至什么衣服难堪穿什么,就是怕有男生喜欢。妈妈说涂脂抹粉的不是好孩子,好,那我就远离那样的同学,他们不是好学生,到大学毕业我都不会化妆,用的都是最基础的香香。我确实成了老师,长辈最喜欢的好孩子。但是我也失去了最真实的自己。
六岁半的女儿也是非常乖巧的孩子,非常想要我的认可支持,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能给出的。看到她行为背后的需要,女儿在我生日的那天用学会的几个字告诉我 妈妈,祝你生日快乐,谢谢你知道我的感觉 。 中间有好几个字是用拼音拼的。 这个生日祝福是我最大的肯定与鼓励。在女儿身上我看到了好孩子。 我尝试尽量用鼓励而不是夸奖的方式看见她。鼓励她去做自己,就像儿子最喜欢的动画片电影了不起的比赛 托马斯 。 里面有,做自己,你不需要更高更快更强,你只需要做自己,为什么我只能做自己? 我用电影故事引导女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我们不需要做别人,我们只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4.从小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我一直有一个要做个好人的完美人设。我要做个好妈妈,好女儿,好媳妇,好儿媳,好朋友。 不能有别人的一点不认可,不能听到异样的声音,要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这里面也有牺牲,压抑。 今天魏老师说当你对他人过度付出时,别人甚至会有恨意在里面的,甚至他都不一定能意识到。我从前的付出,我想表现自己的那一面好的,无形中剥夺了别人成长的力量。 我想到了自己对弟弟的付出,如果这种付出回报不对等的话,是不是会让对方有压力。细思极恐。 突然想突破自己的好人人设,去做一些坏事情呢,什么是“坏”事情呢?朋友说你就对自己好一些,尊重自己的感觉。吃饭,我顾着自己吃,儿子说妈妈你喂我。 女儿也说我,妈妈怎么当的妈妈?光顾着自己吃。我说我当然要先照顾好我自己的感觉了。弟弟快四岁了,可以自己吃饭的。每个人的世界中自己最重要。在后来如果我把家里的零食分给太多给她的朋友,她会很委屈,妈妈都不顾及我的感受,我才是最重要的。我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5 亲密关系的经营,看到同学的亲密关系顶级模范,我知道我生活中的夫妻关系的另一种的可能性。鉴于自己是个非常主动性的人,在彼此沟通中掌握主导地位。我要肯定,要关注,要爱。如果没要到,我会告诉老公我的感受。 跟他沟通我们的互动。比如我怎么那么怕丢钥匙,忘带门钥匙之类的小事。怕被指责。为什么一说我就炸。因为在他没说我之前,我的内在父母已经批评了我的内在小孩了,她已经很委屈,担心害怕了。 所以她的毛都竖起来防御状态,老公一说我一点,我就开始炸毛。而老公说关键不在于丢东西忘东西,而在于你的态度就非常不对,如果我能在犯错的时候,态度能够好一些。他也不会指责我。 我至此知道这个模式是我创造出来的。
6. 团体课上了一年半,我最近萌生出要退出团体的想法,同学的陪伴很足,这里有我想要的归属感,似乎现在也很强大了,即使离开团体我知道我和同学之间的链接依然在。我有力量离开团体。这里有足够的接纳。 周梵老师的那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就是你要去帮助身边的人,而不是每次都是学生的身份,每次来这里都是要的感觉。当你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你可以拿到更多的力量。即使遇我到卡点,你可以到同学中去寻求帮助。 非常感谢团体同学的陪伴,李颖,桂英,凤妹,李媛,赵梅,洪秀,文灿,我看到大家都非常的有力量,才团体中成长起来,越来越绽放。感恩同学的陪伴,包容接纳。文灿身上我映照出了我自己,既然我可以从以前的坑里爬出来,文灿更是可以。李媛,泡了半年也好的觉察能力,虽然还时常有对自己的攻击,不过已经能当知当觉了。桂英改善了家庭关系,自己的匮乏感和过度付出改善了很多,这些东西真的不是一次性能解决的,都要两次三次甚至多次的一次比一次更好。就像我的界限感,去年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今年发现还有。对文灿的控制,以爱之名,以为你好之名。李颖的力量感,团体中的带头作用都难能可贵,虽然有时候言语犀利却都能让人接受。赵梅的觉察能力也越来越棒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