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读后感之三:
明析路径再思假期重建
——读第二章第二节寒假生活的变革路径有感
每天的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早上跟着孩子们去了璟园体验了年俗年味,下午又整理了八条公众信息,晚上好不容易到了爸妈家,想休息,但总觉得有事儿没做完……好吧,少一点慢一点也得看一看。今天阅读了第二章的第二节寒假生活的变革路径,读起来特别有感触:
一、寒假生活的研究开启了我的“实证”研究
第一次接触假期研究,我只觉得问卷也好,访谈也罢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流程,自己也并不清楚该如何去解读,如何去分析。在我的身边,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研究意识、数据意识并不强,更多地依赖经验工作,许多老师都说“我只会做,不会写”“我也说不上为什么”“我就是这么想的”等等。老师们只是用经验来解读学生,只能说出“大概是这样”的话,然而我们的做法或许只是自己觉得好,觉得不错罢了,有没有真正得到学生的喜欢、家长的认可,真的是不清不楚。
书中提到:项目开展前,教师要对学生在寒假的去向及交往状态,寒假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主体对寒假的态度等,有一个基本的、客观的认识。而“证据”的来源可以是多渠道的: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甚至非正式的日常交流等,都可以转化为定量或是定性的数据,经过系统地整理与分析,可成为变革的直接基础;调查对象也是多元的,教职工、家长、学生、社区人员甚至其他社会人士都可以是被调查的对象。
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现状,才能真正地展开所谓的变革;只有真正地从学生需求出发,才能真正地形成变革。
二、假期作业真正的变革在于“学生的需求”
在两年的假期生活研究中,我确实体会到了项目学校发现的寒假的相关特点:一是大部分学生的寒假生活是被安排的,学生在寒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二是学生的寒假生活缺少组织和规划,主要内容有做寒假作业、上补习班、游玩、看电视、玩电脑、走访亲戚;三是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传统的寒假作来均呈消极态度,很多学生对寒假作业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应付了事的情况不在少数;四是生活时空的“割裂”,寒假没有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相融合,学生在两个时空中的学习生活经验也没有相互迁移和应用。即便是当前一些公众平台会推送的创意作业选择,依然受到了大部分老师的追捧,甚至还与我们的研究对比之后,觉得那些创意作业更有趣,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这正如有人请客吃饭,点菜的人不问他人建议,只点了自己喜欢或认为别人会喜欢的菜是一个道理,在没有询问,没有了解的基础上,你如何判定别人是喜欢的。
我们可以从全面的了解中更客观地认识学生、家长、老师对假期的需求与期待:在假期中,学生期待家长的陪伴,他们在过了几天无忧无虑的日子后,就会觉得孤独,觉得还不如上学,因为有小伙伴在一起;而家长则觉得放假了,孩子在家里没有规划让人担心;老师对于这一两个月的假期中学生的完全放松状态有些担忧,开学第一课的艰难真的是让老师望而生畏。而寒假的独特性,是否能让我们的作业真正适应“学生的需求”,他们喜欢玩,那就让他们玩出名堂:做做科学小实验;制作自己擅长的小糕点;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即让自己成学会了一项本领,又能教会别人,多好!
三、变革的内外驱动缺一不可
首先内驱力。我们需要家长、学生、老师都转变观念,更新观念。西安高新一小的“幸福作业”倡议书与常州龙虎塘实验小学的组织经验中都提到了“家长老师都需要认识到寒假里培养孩子会生活的综合素质比练出好成绩更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家长、老师都明白我们需要“终身教育”理念,我们更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成长。
其次外驱力。我们目前有非常强大的团队,但基于校本特色,我认为我们学校还需要尽可能地挖掘出社区资源,充分的发挥社区的育人价值,并与学校、家庭合力促成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
我想假期生活重建研究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老师本身的持续不断的学习力。许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阻碍而打退堂鼓——家长的不支持,学生的不主动,老师们的不理解,但我们一定要不断强大自我,并持续地推动交流、沟通,以让合作者理解或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