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或养育者伤害下一代的姿势:
一,在你表达自主观点时,强力打击,要按他们的观点来,并灌输于“我为你好”的名义,让不完全成熟的孩子迷糊。
扼杀了一大波人的创造性和活性。因为不敢大力表达自我观点,不然是违背父母养育者的“爱”。
这里的重点是把强力干涉或打击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等于他们对孩子的“爱”。这个“爱”太有毒了!
他们一边强力的干涉孩子的自由观点,做,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却包装成“爱人”的形象。当孩子强力反弹时(太难受了),他们会表示自己有多不容易,生活艰辛。意思是让孩子体谅,接受他们的做法。其实就是让孩子同情他们,继续接受他们的干涉和情感虐待。
他们也很少有其他方式的爱。其实是不会爱人。
长时间的细节,让孩子非常痛苦,他们希望得到爱,没法分清区别时,就被影响到。
二,
不知道为子女独立准备的长辈都是不合格的。
很多人寄希望于父母,养育者是有爱的人。留下的是温暖的回忆,过年回家时热闹温情。
可是,这也许只是想象。真实的世界有时不是这样的,你的父母不一定真的爱你。
不爱你的父母也许更爱钱,更爱其他的安全感,他们自己都不能做好自己,独立生活,怎么能投入辅助,让你过的如此好。能力上做不到,也没有这个动力。和子女比起来,自己才是第一位的。只是,情感沟通时,更多的希望子女给自己爱意,让自己享受到爱,也能体会爱。我们现在对再下一代所做的,不是这样吗?
如此,你发现,上一代与你联系时,满屏的显示是“我需要你”。我也需要你对我的谅解,但我只能做到这份上,给不出你们下一代想要的爱。
三
幻想会破灭,破灭是好事。
真相比幻象好。
这个意思就是,可以不和这样的父母来往,如果交往是被索取,和压抑。不需要受传统道德观影响,必须对父母养育者好。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这样子是道德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辈子不能被父母养育者圈养,做让他们感觉舒服的标的物。
然后呢,该是追求美好的过程。美好是怎么追求的,还得审慎关注呢。至少和美好的人一起可以感受更多美好吧。
多角度思维,想和做。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