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万物茏葱,绿满人间三千里。带领孩子读一读初夏的古诗,简简单单,易懂易记,也是一种生活乐趣。
喜晴(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欢在窗间种梅树,夏可尝青梅,冬可赏梅花。
这是夏天,窗前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角下的竹笋也长成了竹林。整天下雨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夏天已经到来很久了。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时节,水面上荷叶多么茂盛,重重叠叠,紧紧相挨。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地嬉戏,一会儿游到东边,一会儿到了西边,一会儿出现在南边,一会儿又去了北边。
这首采莲歌也被认为是一首情歌,歌者是诗中未露面的男子,因为“采莲”有向女子求爱的意思。它可能不是写初夏风光的诗,但因为这首诗充满了愉快的心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就一起放进来了。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月的初夏,雨后初晴,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刚放晴,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诗人眼中所见,没有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向着太阳盛开的葵花。
司马光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在后两句托物言志,把毫无方向的柳絮和一心向日的葵花做对比,来表达内心的情志。现在,在我们看来,无论当时司马光表达的是什么心境,他都为我们带来了一幅好风光。
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成熟的季节在农历五月到六月,江南正好处在多雨的时节,“黄梅时节家家雨”。因此,江南一带称这一时期的雨为“梅雨”。曾几比较幸运,在梅子黄透了的雨季碰上难得的连续晴天,于是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衢州玩,心情格外地好。
他们先在溪上泛着小舟,到了尽头再改走山路,一路向前。一路上绿荫茂密,不比刚出发的时候少,又听到密林里传来几声黄莺的鸣叫,更添乐趣。
尽兴而归,满目风景不减。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完后酸味还长久地留在口中,仿佛牙齿都要酸软了。芭蕉叶已经长开了,把一片绿色映照在纱窗上。白昼很长,午睡起来,无聊得很,闲来无事便看着窗外的小孩捉着纷飞的柳絮玩。
初夏时节,诗人吃酸梅、看芭蕉、睡午觉,最后看孩子捉柳絮,十分悠闲,生活惬意。
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雾雨蒙蒙的夏日,诗人站在池塘边,给我们展现一幅优美的图画:菱叶穿透满池的浮萍,露出水面,染绿了整个池塘。夏莺在花间婉转吟唱,像是在戏弄蔷薇花。细雨绵绵,却一整天都无人欣赏,只有鸳鸯成双成对地沐浴着自己的红色羽衣。
这首诗杜牧被贬谪到黄州时所作,贬谪的生活自然比不得京中的舒适,然而在他眼中,每一处都有每一处的景致。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长肥了,荞麦花开得一片雪白,油菜花却稀稀落落的。白昼渐渐变长,篱笆下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飞来飞去。
这首诗也侧面写出了农忙时节的情况: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在家里看到人,小院边的篱笆旁,花朵簇簇,成了蜻蜓和蝴蝶的乐园。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涓涓细流从泉眼中流出,因为泉眼对它的爱惜,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真是千百年来被描摹得最生动的特写镜头啊!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来临,诗人站在山亭上赏景,只见绿树苍翠,洒下一片浓密的阴影,夏天的白昼变得长了。清澈的池水倒映出楼台的倒影,这时微风吹来,水面如一幕水晶的帘子晶莹地晃动。蔷薇开满了花架,整个院子都充满了花香。
绿树浓荫,楼台倒影,池塘微风,蔷薇满架,这些都是夏天美丽的风景啊!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春天开放繁茂的百花都已凋谢化作尘土,在布谷鸟啼叫声中夏天已经来到。
路两边种的桑麻葱茏绵延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之世。
陆游这首诗写得很清澈,没有愤怒也没有呼喊,他说,人人都是太平之人。南宋后期时代混乱,陆游为什么如此说呢?可能是看到夏日作物生机勃勃,心中不免生出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之情吧。陆游渴望的太平,如今我们正享受着,多么难得啊!
这十首关于初夏的绝美古诗,你愿意教孩子哪几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