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小编说
新入职的教师都曾问过老教师类似的问题:“如此辛苦的职业,怎么才能过得幸福?”“怎么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还兼顾家庭、生活和个人健康?”
这位年届不惑的教师给出自己的答案:
大约10年前,我正当而立之年。学校进行了一次基本功大赛,教师写下水文,题目是《幸福》,我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
路灯昏暗,密密的细雨扑打在脸颊上,凉意袭人。儿子坐在电瓶车后座上,三番五次地试图脱下唯一的雨披,遭到我的强力喝止后,他突然伸出双手,努力高举到我的头顶上,急急而又心疼地问:“妈妈,这下你的头发不会被淋湿了吧?”稚嫩的童音撞击着我的心房,幸福之花瞬间绽放:风不凉了,雨不密了,心里满溢的是幸福的佳酿。曾经,我用双臂为他遮风挡雨;如今,他用双手为我搭建爱的殿堂!
身为母亲,这不就是幸福的全部要义吗?还有……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才上到二三楼,六楼已经传来“吱呀”的开门声。无数个加班后的傍晚甚至是夜晚,家人就这样无数次地倾听、分辨着我的脚步声,为我早早地开门。挟带着关切的“吱呀”是我最熟悉不过的声音,每一次都会穿越过长长的楼道,飞越过一级级楼梯,化作问候,聚成幸福,将我满身的疲惫涤荡一光!
……
30岁时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想我是幸福的,绝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造作。虽然从未刻意去思索何为幸福,但分明感到:真正的幸福,含蕴在点滴岁月中,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
不管是历史上的伟人,还是今天各行各业中的平凡百姓,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其实都是在追求他所认为的幸福。怎么才能幸福?我多少是幸运的,这10多年,我依然还在体会着一种幸福感,但分明又多了几分理性,我慢慢意识到,所谓的幸福跟你所处的环境有关,但并不是绝对的,它跟你的人生态度更相关,也就是说,你幸福只是因为你拥有一个努力要去幸福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对你的环境有所影响,带你进入一种幸福态。
1
师者的幸福之源,来自家庭,亦来自学校职场
教师工作琐碎繁杂,压力大,尤其是今天,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至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词都有不小的责任,这份工作真的不好做。但这还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少教师的压力还来自家庭。很多新入职的教师都曾问我:“如此辛苦的职业,怎么才能过得幸福?”“怎么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还兼顾家庭、生活和个人健康?”
以往我并不知如何系统地回答年轻人的这类问题,而年届不惑的我,却能够这样回答:
师者的幸福之源,来自家庭,亦来自学校职场。在我看来,事业与家庭,不是地球的两个极端,不是“水”与“火”,而是人的左手和右手,只要时常让它们握手,幸福便会陪伴你左右!
我相信用一种统一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和家庭——真诚如一,这就是开启幸福之门的态度之一。可能有人会觉得,恰恰相反,对待工作和家庭都花同等的关注,在两方面都那么实在,会活得很累,到头来可能哪边都得不着。但我不这样认为,我倒觉得人生累的原因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戴着不同面具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说不同的话,真诚如一反而是一种最简单的待人接物态度,这种态度有时可能暴露你的一些短处,可能会让你一时吃亏,但这也会让你节省很多用在算计上的精力和时间。
在这种观念下,我们能看到班级上那些以你为师的孩子,与你家中那个以你为母亲的孩子,他们都是这世上最单纯、最脆弱、最有潜力的人类,他们都需要你真诚、精心地辅助。家庭的幸福来自彼此欣赏,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喜好,让每个人都在这里感到自由、舒展,个体的幸福就能在这个小团体内实现;同样地,在班级里,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喜好教师也都要了如指掌,并切实给予尊重,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这里有自己的一个空间,那么班级里的每个人都会感到舒畅、幸福。
比如读书这件事,在我的世界观中,读书是让小孩子进步、丰富他们生命体验的重要手段。于是,在班级中我极力倡导孩子们去读书,我还喜欢和孩子们一起读书、写作,我们有自己的班级刊物和作品集,我常会和孩子们一起同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一些书本上的问题,看到孩子们被激起了好奇心和积极思索的样子,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样,我也会和自己的孩子去读书——我会在假日里和他在图书城或图书馆流连数小时,我也会花时间和儿子吟诵唐诗宋词,甚至一家人坐在一起阅读、交换各自感受。
用一种没有分别心的态度去对待你生活中的每一段时光,你遇到的每一个人,不管是成人朋友、同事、领导、家人,还是未成年的孩子、学生,都积极、真诚以对,都说同一种从心底里涌出的话语,直到你晚上进入梦乡。其实,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下,你可能会觉得身体疲惫,但并不会觉得心累,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你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你用你统一的价值观把你周围的不同个体联系起来,只要你认定自己的价值观是积极的、友善的,没有特别强的个人目的性,那么你尽可以抛开面具在每一个环境中都去做自己,这时你会发现,你是周围所有人的良性黏合剂,你可以以一种自然的姿态站在你朋友圈的正中心,周围所有人都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友善,他们因有你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舒服、开心,你也将收获多数人同样的反馈。按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这时你便拥有了长久的幸福感。
2
种下理解、尊重和包容,收获更多幸福
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指导孩子朗读。一个小家伙读到其中一句,重复好几遍却总是漏掉一个词,眼看他紧张得都要哭了。我装作好奇的样子把头伸过去说:“哦!你的书可能跟我的不一样,我们换一下吧!”说着,我就把书换给了他,然后观察他已经准备好了,便提示他把那个句子读一遍。小家伙看了看我笑了笑,重新朗朗读了起来,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幸福往往存在于与人交往的一段段的关系中。即使是只有天上才有的美味,却没人能与你分享,即使完全是你个人的成就,却没有人能领受你成就的价值,你所拥有的幸福感很快就会消失。而人与人的交往又遵从礼尚往来的原则,你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怎么对待你。
也就是说,你在这段关系中种下什么,就能收获什么,这包括你周边的任何人,更包括孩子。他们小,内心是一片空白,没有人际交往经验,更需要你先在那里种下理解、尊重和包容,给他们一种因独立自主而获得的幸福感,然后你就可以收获更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一瞬间我灵机一动,要与他交换课本的原因,我能体会那个孩子那一刻内心的慌张,怕被人笑话的恐惧,一句“你的书可能跟我的不一样”的话,别的孩子觉得是个玩笑,却给了他喘息之机,让一个小小的心灵免除了一次痛苦,而我也在一个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理解和尊重的种子。
同样的原则在家庭成员间也适用。我的爱人是我的师范同学,他爱艺术,善速写,我则爱读书。但很多时候我都会陪他去校园荷塘甚至去外地写生,也曾陪他在江边听着涛声挥毫,他的好多画作题词里都有我的身影,绝大部分时候,我是他画画时的书童,也是他画作的第一读者。
我支持他的业余爱好,欣赏他的人文情怀,愿意和他一起带着孩子在艺术展前流连……当然,我也收获到了他的支持和理解,他也尊重我的爱好,更尊重我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每个加班后的夜晚,我都收获了那声只有关切却从不追问缘由的“吱呀”声,我相信,我所收获的幸福多少与我先前种下的种子有关。
儿子跟我一样也喜爱读书,但他喜欢读武侠,我也支持他。他读了很多,我还支持他要游遍金庸小说里所涉及的所有风景地的想法,并为此付出了一些时间和精力。我并不喜欢这类图书,但我尊重他的爱好,当然我并不图孩子对我有多少回报,你对孩子的付出,那份回报应该是体现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他们将来也一定是一个对人充满尊重、理解与包容的人,这样,他们也一定是一些幸福的人。
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核心观点,幸福是某个个体与其周围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结果,这也和我的认识与实践不谋而合。
3
过一种创造性的生活
如果生活只是简单地重复,虽岁月静好,但那并不是符合人性的生活。人有好奇心,有创造力,这些东西必须要在生活中予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才会感到一种有价值的幸福。
很幸运,教师这行有这样的渠道,一是每天每个孩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面貌,甚至新的挑战,如果我不只是聚焦在“教书”上,而更聚焦在“教人”上,就能体会这种创造性,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孩子,甚至同一个孩子过几天都需要重新思考对他的教育方法,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会很快。另一种情况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
研究,让教师赢得专业话语权,收获学术自信,还会让我们体验到创新的幸福感。也许,很多人会说,一名普通教师何以能够在学术上登堂入室?其实,这是看轻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我觉得,教师为了教得更好,努力用一种改进的姿态去实践和探索,这就是研究!它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教师职业本应就有的一种内涵。
“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师作为所有教育理论的终极实践者,这应该是我们所有研究的聚焦点;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则应该是我们最常用的研究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孩子的现实影响,践行“阅读、观察、表达一体化”,将日常课文教学、专项阅读观察体验活动、儿童的丰富生活联结起来,使日常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立体。持续的研究,积极的探索,让学生们爱上了语文,让专业得到了发展。
工作以来,每有教育教学上的难题,我总会想着如何解决,积极探索,及时总结,近20年来,居然发表了数百篇教育手记、案例,或者论文。得空时,梳理这些文章,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一个人,因成就感而造就的幸福是无可替代的,那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三十而立那年,我感知幸福是什么;不惑之年,我开始思考幸福何以致之。这份感知还在继续,而我的思考也会更加深入。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