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君子兰班下学期第十七封信
亲爱的大、小君子们:
周末愉快!
正值麦收时节,我以为大家会有机会体验白居易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但同学们们今早上就返校迎接周考,也许只来得及看一眼刚收回家的麦子。上周的连续几天下雨,河南很多地方的麦子发芽发霉,你家的收获如何呢?
1
刚过去的这一周,依然是忙碌而充实,每天改变的是黑板上方的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今天是6月3日,23天后的今天,是同学们中考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我们的复习时间只剩下23天了!
23天……怎么办?继续争分夺秒复习,一如既往。曹刿不是早就教我们应对之道了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所以我们不能懈怠,继续保持努力的姿态,沉浸在刷题的快乐中吧,保持思维的灵敏状态。
回顾这一周留下的足迹,足够我们骄傲一把的:我们的语文复习,形式多样,有几位同学带大家进行早自习之前的12分练习,有语文课前的专题导师讲专题,有《西游记》最后一次共读讨论和评论文写作,有试卷强化及试卷评讲……
现在,同学们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为了迎接这场周考,我们的周末缩减了一个上午,可能有些同学不够理解,觉得自己少了半天的休整时间。其实呢,时间是有弹性的,很多时候需要一天才能完成的事儿,如果提高效率,一个晚上也能完成。泰戈尔说,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不能指望考场上会有神助,你自己才是自己的神。平时每天多一些努力,才能换来考场的“如有神助”。所以,换一种心态,投入学习,从学习中感受进步的快乐吧。
2
高考3天后到来,这段时间公众号里谈教育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高考?因为这是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教育,改变人的命运。几年前读到罗振宇的文章《谈教育公平》,文章最后提到提升认知就可能会成为英雄。阅读此文的时候我想起了一部影片:《风雨哈佛路》。
这部影片很励志,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其主人公原型,我想在这封信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从这封信开始,我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当代的“英雄”,《风雨哈佛路》的原型就是第一个。
罗振宇在文中说,美国人更崇拜什么样的英雄?就是能够超越自己命运的人,比如说一个小镇警察,可能没有什么警衔,也武功不高,但是勇斗歹徒——英雄!
再比如说一个弱队的教练,如果带这自己的球队一路夺冠——英雄!一个单亲母亲,原来非常不幸福,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后来找到了幸福——英雄!美国人是在阶层社会中长大,他们知道这样的跨越阶层,超越自己出身的人有多么的了不起,他们是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和祝福的人。
《风雨哈佛路》的主人公原型叫莉丝·默里(Liz Murray),1980年9月23日出生,成长于纽约最烂的街道,却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学校,已成为一名国际演说家。她被称为感动全美的“奇迹女孩”,她出生于贫民窟,她以奋斗自强考上哈佛的经历激励人们跨越困境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人们称她拥有世界上最阳光的笑容。
莉丝出生在纽约市布朗克斯区最破烂的街头,美国穷人区里穷人的生活是怎样的,莉丝一家人的生活简直就是生动的注脚:她的外祖父很穷很暴力,她的父母亲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为逃避生活的困顿而吸毒,后来没法通过工作养活自己,更没办法照顾家人,经常拖欠房租。在莉丝小的时候,家里只要有一点钱就被母亲抢走去吸食毒品,没有钱就变卖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电视机,孩子下一季要穿的衣服,甚至在感恩节的时候把教堂给他们的一只火鸡也卖掉。吸毒的父母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莉丝姐妹只好自己寻找食物,最困顿的时候一管牙膏就可能是她们晚餐,没有东西找些冰块来安慰肚子。
1985年莉兹上学了。她一心想做好学生,但根本不可能。每天晚上,母亲先去乞讨,然后去吸毒。由于无人照顾,莉兹衣衫褴褛,身上总有股怪味,同学们对她避之唯恐不及。她头上爬满虱子,在一次听写测试课上,虱子掉在试卷上,整个教室沸腾了。莉兹感到羞耻,于是开始逃学。
她母亲的名言是“总有一天,生活会变好的”,然后她一整天的时间或者喝酒呕吐,然后被女儿照顾着,或者继续沉湎吸毒,臂膀上布满针孔痕。莉丝15岁时,她母亲发现自己HIV检测呈阳性,她患上了艾滋病。她很快就过世了,之后被葬在别人捐献的一个木箱子里。当莉丝的爸爸付不起房租,然后搬到流浪者收容所后,莉斯流落街头。她的姐姐在一个朋友家的沙发上落了脚,而莉丝则有时睡在这个城市24小时运行的地铁上,有时睡在公园长椅上。
3
小君子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逆袭何以可能?如果你是莉丝,你该怎么办?
与莉丝相比,我们虽生活在乡村,但条件比莉丝好太多了:有自己的房子住,有疼爱我们的亲人,衣食无忧,完全不用为没有吃的穿的而发愁。
尽管生活条件差成这样,莉丝依然爱自己的父母,因为她明白父母也爱她,只是没有能力去爱。她感谢母亲将她带到这世界,她感受到母亲在正常时刻是爱自己的,她也感谢父亲,因为父亲教会她阅读,甚至为她从书店偷书给她看。
1986年到1990年,莉兹的母亲先后6次发病,每次都被送到收容机构,待上至少3个月。母亲和父亲的关系濒临崩溃。每当父母扭打在一起的时候,莉兹和姐姐就躲进房中,一个沉迷于音乐,一个埋头于书本。莉兹喜欢读各种书籍,她读得很快,一周一本。
我们看到,如果没有阅读做底子,莉丝后来的逆袭真的没有可能。美国诗人狄金森在一首诗里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渠道,最穷的人的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的确,阅读,让莉丝有了逆袭的资本。
4
十几岁的莉丝毕竟是一个孩子,她不知怎么应对眼前的生活,当一个人整天要为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的时候,谈梦想太奢侈了。当时的莉丝没有梦想,她的生活糟透了,但仍乐观地相信以后的生活会变好的,因为她母亲经常说“总有一天,生活会变好的”。
母亲的死给了莉丝很大的震动。起初,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安分子和受害者,但是后来,她顿悟。“就像我妈妈以前那样,我总是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会搞定我的生活的’。可当我见到我妈妈直到死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明白了,我做出改变的时间要么是现在,要么就永远不可能了。”她说。
在地铁流浪的时候,莉丝认识了一个女孩佩奇,佩奇告诉她有不花钱就可以上学的高中,有一种“非传统高中”,只要肯用功学习,哪怕没钱也可以上。莉兹查找了所有能找到的“非传统高中”,面试数次,均遭拒绝。正要打退堂鼓时,她遇到了“人文预备学校”的创始人佩里·韦纳。当得知她的遭遇后,韦纳同意给她一次机会。接下来的两年,莉兹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一路狂奔:学习、打工、找住处……
莉兹无家可归,只能在朋友家“打游击”。在老师的鼓励下,莉兹迷上了莎士比亚,参加了学生社团。渐渐地,她不再头发遮面,开始直视别人的眼睛。她的自信也随着全优的成绩而慢慢增长。莉兹发愤苦读,用两年时间完成了4年的学业。正当她面临下一步的抉择时,韦纳带她和其他9名优秀学生参观了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大学。莉兹看到那里的学生在草地上阅读、讨论,心中充满向往。她发誓,要成为哈佛的一员。
回到纽约,老师们建议她申请《纽约时报》提供的每年1.2万美元的大学奖学金,共有3000名高中生提出申请,申请表上要求写一篇文章,莉兹将自己多年的不幸、悲伤以及对命运的不甘,全部诉诸于笔端。《纽约时报》对奖学金申请人进行了面试。她告诉那些作家、编辑,妈妈如何卖感恩节火鸡,她如何靠朋友的救济生存,如何在楼梯间睡觉、挨饿……考场变得静悄悄的,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士将身体向前微倾,打破沉默:“莉兹,你还有其他情况想告诉我们吗?”她如愿获得了奖学金。
莉丝于2000年入哈佛,2003年为了照顾她父亲离开哈佛,之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2006年她父亲死于艾滋病,2008年5月回到哈佛,继续攻读学位。2009年,她从哈佛毕业。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姐姐也获得大学文凭,成为一名教师。如今,莉兹是位充满优雅气质和真挚性情的成功女性。她在全球各地发表演说,激励人们跨越困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她还成立了一个名叫“明明白白生活”的公司,向希望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人提供培训。2010年,她以自己生活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传记《Breaking Night》(破晓)一经推出,便被《纽约时报》评为当年超级畅销书。读者看到了她在书中毫不掩饰地“自揭伤疤”,真诚得让人难以想象。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莉丝·默里。命运之神给了她黑色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但她却在黑色中找到了光明。
2003年4月7日,以她的经历为原型的同名电影《风雨哈佛路》在美国上映,片长87分钟,该影片也被评选为最励志的电影,催人警醒。
5
小君子们,莉丝是怎么从一个流浪女孩成为一名高中生的呢?
是妈妈的死对她的触动。亲人离世,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苦难,也是危机,更是转机。她不愿重复妈妈的沉沦,于是决定改变从现在开始。她真正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她成为了美国人眼中的也是自己的英雄。
小君子们,不是“置之死地”才可能“后生”,衣食无忧的我们不是更有“后生”的可能吗?
在这里粘贴几句莉丝励志演讲中的一段话,我们共勉:
人生就是一场奇迹。你不必受困于现在的处境。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些东西使你停滞不前,去认清那是什么。因为,我敢保证,必定会有一条出路。我希望你能听从你内心发出的声音,相信这个声音。问问你自己,是什么在阻挡我前进?我应该怎么跨过这个障碍?更深地挖掘自己的内心。人生不会等待任何人,你也不生活在“以后”。你就活在当下。
再分享几句《风雨哈佛路》里的经典台词: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
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残酷的现实面前你应勇往直前。
如果我不顾一切发挥每一点潜能去做会怎样?我必须做到,我别无选择
《一条狗的使命》里那条狗也说“活在当下”,莉丝也这样说,那个坐在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也这样说,他说,“好好活”。
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认知,实现阶层跨越的最好的机会和途径,能否抓住,取决于你当下每一天的努力程度。
小君子们,我们也要活在当下,努力学习每一天,生活的转机可能就在未来某一天到来!有一天,你也会成为超越命运的英雄!
这封信就到这里吧,祝愿小君子们在刷题中体验到快乐!为了23天后的中考,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你们的,王老师
20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