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有一天上学很不乖,在门口发生了一些状况。当时园长就给我说,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你太硬,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你太软,孩子会不断找你的问题,和你争锋相对。我有点偏后者,在养育中,总用同理心和孩子对话,但在人性里,每个人总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也让孩子有些骄纵,那天上学不入校门就是个教训。
如何保持温柔而坚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则意识,我这几天也在默默尝试我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有一天,我们已经讲完故事十点半要睡觉了,衣服一脱,结果孩子跳起来说要画画,还哭得死去活来。我给她讲(更多是从结果出发,告诉她为什么现在不能画画)明天画,她不行;我说时间太晚,画画需要很长时间,急急忙忙也画不出什么,她不行;我说明天要早起,现在画画会导致明天起不来,上学会迟到,她不行……当时我已经有点火了,但是想到老师讲的沟通,不能是一个沟而不通的状态,应该及时看到她的需要。
于是,我就说:“好,那我答应你画画,你说你要画什么呀?”她说要画小兔子,我又问:“你画的小兔子是什么颜色的?”她回答说是粉色的。(此时情绪已经平静)我说:“妈妈也想画小兔子,我想画一个蓝色的。对了,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小兔子喂一些吃的呀!我准备给我的小兔子吃青菜,你给你的兔子吃什么呢?”她说:“我要给我的小兔子吃红萝卜。”我说:“我也要给我的小兔子吃红萝卜,你的小兔子能给我的小兔子分享一些吗?”她很开心地说:“能呀,你要几根?”(已经高兴,摆脱了要画画的哭泣。)我说:“对了,我们家还没有红萝卜,咱们赶快睡觉,明天一起去给小兔子们买红萝卜吧。”她很开心地溜进被窝。
一场差点鸡飞狗跳的母女战被化解,给我的机制点个赞。另外,结合亲子沟通之道的内容,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怎么把自己想给的,转化成孩子想要的,提高孩子的沟通欲望。如何通过调整孩子的观念-行为-状态,达成初级自动式行为和思维模式,希望老师在下节课,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