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言传身教,做父母的要努力自律。自律的形成并非来自严厉的管教,而是源于自爱。能自爱的孩子才有更强的自尊心,有自尊心的孩子才更能自律。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并非真的出于教育的目的,往往是孩子的行为触发了我们心里的某个痛处,然后就发飙、给脸色甚至辱骂,发泄我们自己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情绪。这样的教育,有发飙、有泄愤、有粗暴教育,往往是在亲子关系的情感账户中的取款行为,孩子感受到的并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有条件的交换,你听话、努力我就爱你,你不听话、淘气我就生气、发怒,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总是在看大人的脸色,所以这样的孩子很难自我认同,很难有自爱和高自尊。
经常被指责、羞辱、辱骂的孩子不能自爱,缺少高自尊,自然也就失去了自律性,特别是孩子看到父母经常会说自己发脾气不好,以后不发脾气了,但是一到时候该发怒还是发怒,该吼叫还是吼叫;也有的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可是自己的手机不离手,随时随地都看手机,尽管我们会冠以工作的理由,可是在孩子看来,你嘴里在说这个不能做,不让我做,可是你自己却管不了自己,你自己却在做。言传身教的出了问题。孩子内心不信服,再缺少高自尊和自律能力,问题就来了。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一定记得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是幼儿时期尽量给孩子一个幸福、健康的成长环境,妈妈的情绪要稳定、喜悦,爸爸更多的关爱妻子和孩子,家庭充满幸福、温馨、和谐,让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在3-5岁的时候,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孩子对父母的认同和对自己的认同都能健康发展并顺利完成,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更能遵守承诺,更容易自律。
有些父母通常会用成人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孩子,他们没能接纳孩子的天真、单纯、活泼好奇、无常、任性、感情用事,或者是简单、直接、快乐等属于孩子的天性。
他们习惯于负面看问题,经常会在孩子玩的很开心的时候,用这种话去打击孩子。比如有什么好笑的,有什么好玩的,不觉得你有什么意思,你太幼稚了。太单纯了,你太天真了。甚至动不动就打一顿。
我们说,孩子随时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内心缺少安全感,经常活在压抑的状态下,他拿什么来承受压力?何谈有目标和面对未来呢?他们不敢期待未来,不敢相信自己,更谈不上自律。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越早越好。
父母要先做好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我们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我们能够在孩子面前说到做到,我们能够陪伴孩子塑造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用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自尊、自爱、自信,帮助孩子建立高自我价值感,和孩子一起进入自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