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小小说)
文/商蕾青
房村与华丰村一河之隔,风俗习惯就有许多不同。房村位于柴汶河北岸,华丰位于南岸。两个村都有农贸市场,农历一、三、五是房村集,二、四、六是华丰集。房村一位名人叫虎登山,华丰村有位名人叫马顺坡。
两个人的出名是在三十年前。
马顺坡去房村赶集,途中内急,便到路边的黄麻地里拉了泡屎,被看坡的虎登山逮个正着。
虎登山将他大骂一通:“我这二分地的黄麻都被你狗日里扑腾完了,我还指望着它娶媳妇呢!”
马顺坡说:“我实在憋不住了,恁多担待吧。再说,我也没有踩倒你的黄麻,只是在田埂上拉了泡屎。”
“你以为在田埂上拉泡屎就没事儿了,我浇地不走水吗?你个混蛋玩意儿!我今天叫你吃不了兜着走。”说着,虎登山扬了扬手中的铁锨。
“你这不是说气话嘛,你还真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啊?庄里庄乡的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准哪天你到我们华丰赶集,还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弟兄们也有个照应。”马顺坡语气温和中,带有求饶的成分。
“你少放狗屁,我不赶华丰集,我也用不着你。”虎登山的口气不容商量,“我叫你把屎吃了是难为你,今天我不难为你,你用手捧着,到俺房村大集上转一圈,我就放过你。”
无奈的马顺坡只好硬着头皮照做。虎登山端着铁锨象押解犯人一样,雄赳赳气昂昂道:“以后谁再上俺黄麻地里拉屎,我就打断他的狗腿,马顺坡就是个例子!”有人相劝,虎登山哪里肯听。一泡屎尿,成就了一对名人。
许多人估计,马顺坡一定会报复他;可三十年过去了,马顺坡一直未有任何举动,这件事儿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
三十年后的一天,虎登山赶华丰集卖菜,日薄西山了,他的菜还没有卖完,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把他的菜包圆了,钱随他要,也不还价。连续十几次,都是如此。虎登山有些纳闷,感觉华丰人还真是不错。又一次赶上雨天,中年人让他把菜送到了一家十分豪华的饭店里,要了几个硬菜,与虎登山推杯换盏地喝起来。酒足饭饱之后,还派专车把他送回了家。
这让虎登山更加疑惑;感动之余、定要与中年人结拜为仁兄弟。
虎登山再次追问:“我与老哥素昧平生,为啥对我这么好?”
中年人说:“我们三十年前就认识,我曾经说过,你到我们华丰赶集,有用得着兄弟的地方,彼此有个照应。”
“咱们认识?你给我提个醒,让我仔细想想。”虎登山的老眼瞪得剔溜圆。
中年人道:“我就是马顺坡,三十年前因为在你黄麻地里拉了泡屎······”
虎登山如梦初醒,无地自容,连连道歉,一再赔不是,夸赞说你老哥的格局真大!
马顺坡大手一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虎登山心潮澎湃,此后、再也没有赶过华丰集。没有一年的工夫,他就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