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祭祖+敬老。
在老家,重阳是要去拜山的,一个大家族一年两次拜山,一是清明,二是重阳节。山坟都是在山头里,离村子都比较远,每次走出去都是一大早出门,一重一重的祖辈拜下来,等拜到自己的爷爷辈,一般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早已饥肠辘辘。
挑出去拜山的东西,一般会在拜山结束后分给大家吃。清明时候,因为是阴雨天多,祭品往往都已经凉飕飕的,吃起来不香,所以大家都不太愿意去。
而重阳就不同了,重阳时节秋高气爽,一般天气都比较好。祭品我记得最好吃的是烧猪肉,每一个坟头都拿出来拜祭,太阳炙烤之下,那个肥油都会被蒸发掉一些。拜祭完现场分吃的时候,那烧肉是香喷喷的,真的好难忘。
其实小时候我参加拜山的次数是极少的,记忆中是1981年的清明和重阳。清明节的时候我正读着,高二7月份就要高考了,父亲说还是得要求老祖宗保佑,而那一年的清明,正好是在星期天,于是我请了周一的早读与第一课的假。在周六下午坐车回到家乡,然后周日跟随着一大家子人去拜山,星期一的一大早坐车回到县城读书。
那一年的重阳我生平第二次跟着大队伍去拜山。那年重阳刚好是在国庆节假期里,而我已经在8月底到省城去读大学了。因为清明的时候在我爷爷的坟前求他保佑我,并且立下誓言,一旦我能考上大学,我会在重阳回来再拜祭他老人家(其实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我爷爷,据说比我大将近15岁的大堂哥出生的那一年,我爷爷就去世了)。
如果父亲还在世,他肯定又会提前唠唠叨叨的让我们准备好回家乡去拜山。可是现在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一个月前他已经离开了人世。按照家乡的惯例,家中有去世不足一年的,都不需要去拜山。
其实疫情这几年,家乡政府一到清明节、重阳节都会提前发公告,要求大家减少聚集,文明拜祭。
以后我们即使要去拜山,可能都不会离开深圳了,因为父母亲在10多年前已经提前在墓园购买了墓地,母亲当年的目的是不希望跟老家的那些老一辈人在一起,她说跟他们没有共同的话语(当时没把我们笑死)。而父亲是担心子女们只在深圳不愿回家乡,他享受不到供品(父亲一听说他的孙子支持我母亲,马上同意加钱买一个双人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