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学生的时候,总觉得那些爱得放肆,玩得肆意,就连吵架都不输阵的孩子,真是厉害。也会想,究竟是什么,才能让他们活得如此底气十足。
初中时代我羡慕的那个女孩,是标准的漂亮女学霸外加人格魅力满分,总是什么事情都冲在前面,学生会,社团,表演......仿佛就没有她不会的东西。
家长会的时候,当我在为因没有父母参加而沮丧忧郁的时候,却看到人群中女孩笑靨如花,手中挽着的,一左一右,是爸爸妈妈。那种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父母孩子相携参加家长会的画面,竟是那么美好。
毕竟,那对于我和我妹妹而言,都是奢望。
大学时期,初进校门那会儿,就被班上的一个妹子给惊到了——那种气势,为什么高考就只考到我们学校,还选了我们这个专业呢?(实在不是贬低自己抬高别人,这真是当时的真实想法)
长时间的相处下来,直到知道她的父母,是可以为了她的生日,专程从家所在的城市买好蛋糕送到另一个城市的孩子的宿舍,然后和她过完生日再离开。那个时候才知道,家庭对于一个人而言,究竟是多么重要。
父母的重视,会让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极其强烈;父母的鼓励,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和试错的勇气;稳定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有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最重要的是,一对相爱的父母,让孩子有了一颗爱自己和他人的心。
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却在点滴之间引领着一个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这个健全的人格,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面对各样情况,都能以一种敞开的坦然的态度去迎接。
不遮遮掩掩,更不会畏畏缩缩。
前几天看《圆桌派》,对于租房的看法,窦文涛代表了大多数国人——人,还是得有个自己的房子,才会比较踏实。
在追求诗和远方的年纪,可能会觉得房子是一个负累,仿佛房子就是阻碍了自己诗与远方的最大绊脚石。
“但一年365天,不可能天天都诗与远方吧,浪够了,总还是想有个可以回的自己的房子……”
我是无比认可窦文涛的这番言论的。
周轶君讲到的另一个点,大概是很多年轻朋友未曾考虑过的。
“租房,搬家,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对于这点,我同样感同身受。
童年生长在一个充斥着无尽的争吵的家庭,更可悲的是,一直处在“居无定所”的状态。长期住校的生活看似已经冲淡了我对于拥有自己的房间的渴望,只将每周回去一次的地方视为”旅馆“。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漂泊感,我有多么地没有归属感。
谁不想诗和远方呢?但房子,是必需品。是一个无论在外经历了什么,都可以有一个不受约束接纳自己的地方。最好,还是完完全全凭借自己的力量,让它完完全全只属于自己的。
我当然不能再去责备我的父母,以他们当年的能力,能够负担我们的学业已然是极限了。只是因为那些缺憾,我脱离“正常孩子”队伍很久很久。
那些年的我,怯懦自卑,连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了座道声谢自己都能面红耳赤,更不要说与别人对视沟通,甚至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打了一肚子的腹稿,但临到自己时,却是支支吾吾唯唯诺诺,逻辑性什么的,就更别考虑了。
我曾经活得小心翼翼又磕磕绊绊,以为自己就会这样一直下去了,像见不了光的虫子,卑微而可有可无。
直到到了有自愈意识和能力的年纪,才渐渐成为一名尚且算“合格”的成年人。
那些活得肆意的人,大抵身后都是温暖的港湾——有相爱的父母,有温暖的家。
[喜欢请点赞+评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