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地铁上,一个紧挨我站着的年轻女孩,耳机里陆续播放着《听海》《失落沙洲》《嘉宾》这类的伤心情歌,至于我为什么会听到,完全是因为她耳机声音太大了,我站在她旁边听得一清二楚。那音量,如果换成我,是绝对无法忍受的,可她居然能那么淡定地从头听到尾。但我想耳机音量大应该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或许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屏蔽周围的一切,只沉浸在音乐的这种感伤氛围中。
毕竟她的选曲也确实很悲伤,是那种单一的悲伤,而且毫无疑问还是情伤。只是听个歌而已,大可不必多想,但我从她的身上真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为什么会一听就知道这是哪首歌,当然是因为我听过,而且单曲循环过,对这些歌熟的不能再熟甚至都会唱了。通常喜欢听这类型歌曲的场景和情形也很显而易见,失恋或是在感情中受了伤,当然不排除就是纯喜欢听的情况。我相信谁都有过这样的时候,深夜听着这样的歌曲窝在被子里,回忆着自己的感情,默默掉眼泪。现在回想起来也许觉得当初的自己很傻,但转头我又能共情那个时候的自己了。
现在我的歌单里仍然保留着这些曾经听过无数遍的伤心的歌,但我不会刻意去点开听了,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听了心里堵得慌。可能在开心幸福的时候确实不想去听这种歌,那在伤心的时候听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不觉得之前爱听是为了给那个伤心的自己找不愉快的。但这样的歌难道不会加重我的悲伤情绪吗,我不知道,也不记得了,我觉得人们总能从歌曲中找到共鸣,为了疗伤也好,为了发泄出来大哭一场也好,爱听的时候就多听,听过了也许会忘,但歌曲旋律陪我们走过的日子是真实的,是值得怀念和被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