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接下来做什么?
由于“软工杯”初赛时,把核心功能完成的差不多了,后期只需要完善(关于后期的计划在这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
所以,接下来我会把重心放在todolist上。通过todolist灵活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到学习其他课程上。
接下来是关于todolist的思考:
以下是,在完成这次任务的过程中,针对自身,列出每个环节需要关注的点:
需求确认
明确需求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的认真思考还是很有必要的:
- 老师布置任务
- 小组讨论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明确需求
-
问题列表模板
- 回想刚拿到这个任务时,自己列的问题列表,参考老师给的模板,找出自己未想到的问题,分析原因;
- 找出问题列表中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给我们布置这个任务?
我怎么知道我掌握了? - 思考:再布置一个新的项目,能否列出较为全面的问题列表;
- 问老师+小组确认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确保组内每个人对需求的理解是一致的;
- 画技术需求列表;
功能探索
- 小组探索功能
- 画原型图+事件列表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在用户角度去探索功能
原型图: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功能上;
事件列表:列出页面上所有的事件以及相应的状态变化。避免遗漏功能。 - 思考:对于一个新的项目,你是否可以准确的画出原型图,和页面事件;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在用户角度去探索功能
- 画组件图+数据结构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在开发者的角度,设计整体的页面结构和数据结构;
- 思考:数据结构是怎么抽象出来的?
分解任务
-
拆分任务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 把任务细化,方便实现和估时;
- 需要注意的点:
- 列出做卡时,可能要做的demo预言;
做成故事卡
-
- 需要注意的点:
- 明确故事卡中的每项内容,哪项是必须的?哪项可以省略?以及每一项的作用;
- 需要注意的点:
填充看板
注意看板的形式:多出sharing一栏,督促分享;
功能实现
-
概念学习:自学提问图和概念关系图
- 自学提问图: 从广度上对知识进行了拓展;
- 概念关系图: 在深度上对知识进行深究,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自学提问图的扩充;
- 关注的点:
- 自学提问图: 它为什么会出现? (起点)
- 自学提问图: 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它? (其实是一个总结经验的过程;只有对知识点有了足够的掌握,才能给出答案; 终点)
两个图在什么时候用?
重点 : 把自学提问的思想, 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
demo预言
- 好处: 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一个确定的小问题上,方便试验;
- 需要注意的点:
- 时间: 半个小时到1小时之间; 若超时,继续细分任务;
- README.md文件必须符合按要求;
-
业务逻辑实现
- 结对
- 任务分解
- 容易忽视的点 : 对领到任务,继续细化;
- 估时
- **容易忽略的点 **: 写代码前,要清楚将要进行的每一步,和每一步对应的代码的实现,以及每一步需要的时间;写代码时,发现与预计不一样,记录下来;
- 写测试
- 明确这一环节的目的 : 防止在实现的过程中随意扩展功能;
- 写实现 : 只要让测试通过即可;
- 重构
- 需要注意的点: 每一步的重构,都应跑下测试,确保测试通过;
- 计时结束
- 反思:
- 需要注意的点:反思估不准的原因,一定要具体;下次如何避免
-
showcase
- 需要注意的点:
- showcase完记着将卡移到Sharing
- 需要注意的点:
** 总结分享**
- 技术博客
- 需要注意的点:
- 对于纯干货的知识,可以直接写,不需要前因后果;
- 对于一些坑,或程序运行时出现的错误,需要把整个过程描述清楚;
- 需要注意的点:
- 反思总结
- 需要注意的点:
- 针对某件有挑战的事情, 若无计划,则总结无意义;
- 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 总结出经验;
- 需要注意的点:
- 分享与演讲
需要注意的点: 要形成自己的演讲风格; - 移卡
最后
在整个过程中,严格按照学习方法的步骤进行,形成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