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别人口中所谓的“大学生”了。在这半年的大学生活,我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吃
高三的一年,嘴真的幸福了一年。遇到不爱吃的饭,直接回到房子,父母怎样的劝说,结果没有任何的改动。母亲一个人又在厨房继续操劳,而做的食物就是父母眼中我所爱吃的。做好后将饭菜端在我的房间。而我却没有一句感谢。当时对于父母的爱已经麻木了,总觉得那是父母应该做的。对于可吃可不吃的食物我会选择不吃;对于不爱吃的食物直接拒绝。而我的母亲看到我每日熬夜学习,这样不吃饭身体受不了,就总会给我开小灶。而我已经想当然的习惯了这一切。
上了大学后,再也没有人叮嘱我按时吃饭,更没有人会专门为我做饭了。大学饭堂里的饭,一点都不好吃,味太重,饭菜不卫生等等我都不习惯。可是谁管你呢?饭就在哪里,你爱吃不吃。不会有人问你饭菜还习惯不习惯,不会有人到饭点的时候告诉你该吃饭了,更不会有人根据我的口味而做饭了。
没有课的时候,睡在床上刷着外卖看看自己吃什么,纠结半个多小时。外卖到了宿舍楼底下,都懒得下楼去取。
有课的时候,因为餐厅人太多,就不愿意去抢座位去吃饭。看样子,今天的饭钱就省下来了。实在饿的不行,面包零食就成了午饭。
穿
高三如果你还想着穿,或许你真的想多了。财政大权都掌握在母上大人的手里面,你的自由流动资金几乎为零。我的母上大人对我可好了,为了不耽误我的学习时间,总会很操劳的给我买衣服。而高三的我审美意识早已被磨灭,除了学习,我的世界一无所有。其实买的衣服也用不到,那单调的校服,可是必修课啊。不穿校服,你是想造反吗?主任,班主任一个个轮番训话,你还是乖乖的穿校服吧。
上了大学后,财政大权已经由我自己牢牢掌握了,我有自己可以调动的资金。再加上大学各种潜在的比美让穿着像土包子的我真的招架不住。学生会的纳新,班委的组建,社团的活动,你如果不漂亮,或许你就可以靠边站了。大学那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刷刷淘宝、蘑菇街、唯品会,不一会购物车就满了。然后输个密码,你就下单了。一个个快递电话短信就来了。
开始注重了自己的外在,开始有了你没有意识到的攀比心理,开始有了花钱如流水的感觉,但自己却浑然不知。下单的时候忘记了父母挣钱的辛苦,穿着昂贵衣服的时候忘记了父母看到好看的衣服舍不得买的表情。
住
高三的时候,我拥有自己的小窝,有自己的大床,自己的书桌,自己的空间。我可以将卷子扔满一地,可以将自己的书随意的放,可以坐在我的书桌旁尽情书写,可以早上起来后发现自己头在床脚睡着,可以想睡就睡(没人吵到我),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大声唱歌,而不用在乎别人的感受,有我自己的天下。
上了大学后,我住在了一学年住宿费600多元的宿舍里。十几平方的房子里住了八个人。我的活动范围只有那窄窄的上层床铺,书桌变成了床头的两个格档,只有一个小柜子放着我所有的东西。午休有了舍友小心翼翼的活动却睡不着,说话慢慢少了,担心自己的某些言语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扔垃圾的问题总是宿舍战争的源头。要去不断的调整心态适应别人。我的世界闯入了很多陌生人,我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知道了除了自己以为,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明白了吃亏是福。作为社长,不断的去协调舍友的关系,在检查卫生时,去大扫除宿舍,只有我一个人。
学
高三,我的世界除了学习好像也没有什么了。熬夜到两三点是常态,咖啡当水来喝,上课聚精会神,担心自己一不留神漏掉一个知识点,作业也都学会了自己布置安排,不断的加大自己的学习任务,却乐此不疲。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试试卷满天飞,坐在桌子前,耐心的刷着一套套的试卷。在学校,除了教室就是老师的办公室,甚至都不敢喝水,担心上厕所会耽误时间。
上了大学后,学习这两个字好像本就不属于我。原来想着自己不做家人口中的大学生,整天不学习,期末突击学习。学习的热情随着开学的时间而不断的消磨。刚开始还会经常去图书馆学习,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也会去图书馆。拿着看不懂的微积分不断的刷着课后题,为了学微积分还买了辅导书。还总会去上课预习,课后复习。上课从不把手机拿出来,静静听着老师讲课并且坐着笔记。每天上课第一个到抢前排的位置。然而,时间长了。微积分听不懂了,就果断不听了,上课拿着手机刷着微博、朋友圈,甚至干脆不去上课了。课后题把答案一抄就完事了。其他的课别说预习、复习,上课认真听都已经做不到了。手机有电玩两个小时的手机,没电了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也会去教室很早,只为了抢最后一排。期末了,拿着老师的重点彻夜学习背诵。
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这样结束了,而我内心却五味杂陈。我不愿做别人眼中所谓的“大学生”,我需要改变,改变从此刻开始,从寒假开始。
我是烙印(ಡωಡ)
我是一个坚持写文章的妹子✪ω✪
我希望有你能够一直陪在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