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了时间管理,但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要上班,要写作,要上课,要读书,要运动,要画画……要做的事有那么多,我觉得分身无术。
时间管理有很多方法,比如说利用碎片化时间,四象限法则,番茄工作法……我都做了啊,怎么还是觉得紧张不够用,这是为什么呢?
01
斌是我以前的同事。久未联系,听说他跳了槽,升了职,便约了一聚以示庆贺。
斌的新公司比他原来的名企还牛逼,上司也是老外。能得到这份工作,除了凭借他本身过人的能力和经验,还有他流利的英语。
如果说几年前大家的英语程度都是六级水平,那他现在不看字幕就能看英文电影,读原版英文书,更能和老外上司侃侃而谈。晕,这分明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但到今天也还是梦想。
我问他的英语是怎么学的,要知道这些年他的工作也很忙碌,而且每天还有固定健身的习惯。
斌告诉我,他也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的,但是他跟我的不同在于,他这些年只设定了英语这一个目标,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是围绕学习英语,比如背单词,阅读,或听力等。而之所以选择这个目标,是因为工作中经常要用到。
他还说,一开始他也是想既要提高专业能力,又要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发现这样顾此失彼后,他便做了取舍,一个阶段只集中做一件事。
我问他,几年时间只做一件事,会不会太慢而错过其他?他则说,要做把一件事做出结果,你需要几年的时间,当你这件事完成了,到了新的阶段,自然就会有新的目标。就像他,现在他就可以去攻专业方面的目标了。
这就是我和他的差距。
我什么都想干,目标一大堆,难怪时间怎么用都不够。也许是焦虑,总害怕错过;也许是急躁,什么事都想快。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心态呢?
但是正如朋友斌说的,每个阶段只专心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出结果,上了一个阶段,再做下一件,所以根本不会错过。如果同时有好几个目标,到头来哪样都不精,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02
有句很流行的词叫“断舍离”,就是把那些不需要的物品丢弃掉。其实在时间管理上,我们也要“断舍离”,做出选择,只保留当下排第一的东西,也就是抓重点。
像我那样,凡事不分主次,贪多嚼不烂,目标或任务太多就会造成主线不清晰、没重点,所以同步进行的方法还是不可取的,只能慢下来,耐下心来,一个个分阶段进行。
现在,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时间管理。
从长期上只设定一个大目标。半年也好,一年也好,这个阶段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所有整块的、零碎的时间也是为它服务。
选择的目标,因为工作中最经常用到文案和写作,这就是当前的重点。我只好含泪与其他目标阶段性“分手”。
从短期上每天只定三项最重要的事。以前我每天都会列事项清单,列出一大堆今天要做的事,完成以后就打勾。但是现在,我每天最多只列三项,头一项是最重要的,后面两个次重要。时间允许完成三个最好,不允许就完成第一个最重要的。
任何阶段都要有重点,做什么事也要有重点。原来时间管理和整理衣橱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还是要化繁为简,去粗存精,其次才是运用各种管理工具。
要做减法,不光是物品,连目标都是。这是我学到的最好的时间管理首要的原则,希望对你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