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走课”,一般是指校长或学校领导为了改善教学实践,对学校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师及学生的课堂行为等进行频繁的(一天一次或一周三至四次)、短暂的(十分钟以内)、有焦点的、不带威胁性的巡视。“走课”与“听课”的不同点在于,目标不同,走课是为了及时了解学校教学动态。时间上具有随意性、对结果的反馈上方法不一等。
对于“走课”是否适合中国中小学校,校长观点不一。北京一位校长介绍了她本人在英国陪同当地学校校长“走课”的经历和体会,认为校长通过“走课”,获取的信息量确实很多,但同时也感觉“走课”的过程比较匆忙,了解的情况比较片面、比较肤浅。云南一位校长介绍了他们学校已经实施一年的“走课”情况,他认为“走课”有积极的意义。“走课”可以让校长及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即时促进教师改进的目标。
大多数校长认为,中美教育教学传统有明显差异。对于美国,这可能是一项借鉴于企业的“走动式管理”的学校管理新举措,但在中国的中小学,我们甚至做得比这更好,比如我们的教学巡视、听评议课。美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走课”,是因为美国中小学管理人员少——美国的中学只有一个校长,没有精力深入课堂。而我国的中小学校,一般一位校长之外会配备多名副校长,甚至高中学校有教学副校长专门负责教学管理。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团队深入课堂听评课,这就是校长们的工作常规,而且,目前中国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模式、老师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美国的中学也有所不同,因此,校长们认为,我国中小学校以听课与巡视相结合的方法有着更好的效果。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落在日常管理中,需要理解“走课”背后的理念——深入课堂是为了关注个体、指导学习;观察教学才能改进教学,思考教与学如何落在课程重构上;与师生及时对话沟通、解决冲突。
深入课堂、研究教学,是校长实现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校长只有回归课堂,真正“推门”听课,才能真正发现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发现平时教师抱怨课时不够到底是真问题还是伪命题;才有可能了解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才能观察课堂教学手段是否先进,现场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一致,才能确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教学评价理念是否先进等,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以切合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关注个体,指导学习是校长作为学校“学习支持者”的重要职责。学校课程重构过程中,校长不仅仅是“裁判员”,很多情况下校长实际上是“提供帮助者”。校长“走课”就是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真切体会教师的感受,用尊重、关爱、赏识去唤醒教师内心的归属感,形成积极向上、宽容理解的学校文化,这样,学校教与学的重构才有精神保障。
校长在关注教师的“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走课是为了知道为什么孩子们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正如美国纽约市一位学校管理者在采访中说,“获得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走进课堂。”校长应尽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不同学科学习实效。正如今天我走进的课堂,大班额、复习课、英语教学理论,可能都是校长需要去与老师一起研讨交流的话题。
与师生及时的对话沟通,是校长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保障。校长们要有意识地成为“提问式”领导,加强与教师、学生、家长的对话交流,公开、坦诚、及时的反馈,让沟通顺畅自然。在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教师的课堂随意性、小三门课老师坐着讲课、教师自信心缺失(开放日这一天老师让学生把所有的门窗关严)等问题。更重要是,观察到学生的精神状态、课堂内外的行为习惯。“走课”之后,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迅速做出行动,并且需要及时询问事情发展。采用微信、QQ、电子邮件、内部通知等多元沟通方式,能很好地加强校长与师生对话沟通的有效性。
与校长们再一次研讨“走课”,走近家长,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理论研究者应该关注学校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不跟风、不盲目、不炒概念,真正引导学校基于证据进行真思考真研究真行动,避免“理论研究浪费”。
本次调研,收集的课程与教学上的问题是:
1.如何进行贴合学校实际的国家课程校本化?
2.如何通过课程开发(特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3.家长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技能性、社会实践活动及艺术体育等提出了强烈诉求,如何回应?
4.课业负担沉重,家长孩子抱怨极大,如何改进作业设计?
5.语文、英语学科教师的阅读教研能力,需要得到极大关注。
6.如何完善评价?摒弃一月一次的测试排名,但要进行更精准的测验结果分析,要细致到个体、班级…
沮丧之处:大班,让很多教与学的问题无法根本解决,成为教学质量的环境制约。